-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蝶类纳米点阵复眼结构超黑材料探索研究-山东大学
第41卷 第2期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2011年4月
Vol.41 No.2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ENGINEERINGSCIENCE) Apr.2011
文章编号:16723961(2011)02013505
蝶类纳米点阵复眼结构超黑材料探索研究
丁月蕾,刘辉晖,范同祥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摘要:自然界生物体所利用的纳米尺度结构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黑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碳材料的
光捕获效率,采用最高温度为550℃ 的真空烧结工艺复制了蝶类复眼的纳米点阵结构,并与碳材料本身物性相耦
合,从而得到了具有高效减反结构的新型超黑碳材料。对样品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碳化样
品的超黑性能。结果表明,复制体很好地保留了原始蝶类复眼的两级微观结构的几何学特征;并且与无结构焙烧
的碳相比较,具有纳米点阵结构的碳材料对整体光的反射损失明显减少,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超黑度提高明
显,能够更好地减少反射以及改善光子收集效率。
关键词:超黑材料;纳米点阵结构;减反特性
中图分类号:TB303 文献标志码:A
Highefficientantireflectionofultrablackcarbonmaterials
tailoringthenanostructureofbutterflycompoundeyes
DINGYuelei,LIUHuihui,FANTongxiang
(StateKeyLabofMetalMatrixComposit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Abstract:Thebiologicalmembersusingnanometerscalearchitecturesprovedtobeanidealultrablackstructure.Inor
dertoimprovetheperformanceoflightharvestingforcarbonmaterials,avacuumsinteringprocesswasusedtofabricate
theantireflectionnanostructuresfromcertainbutterflycompoundeyesontechnologicallyimportantcarbonmaterials.
Bythiseffectivebioinspiredtemplatingtechnique,anewnanolatticestructureultrablackmaterialwasobtainedwith
betterantireflectionpropertiesthanordinaryones.Thereplicaswellretainedtheoriginalmicrostructureandgeometric
features,whichsignificantlyimprovedtheultrablacklevelinthenearultravioletandvisiblelightrange,duetotheen
hancementofphotoncollectionefficiency.Theultrablackpropertiesofthenanostructurecarbonmaterialsweretested,
whichshowedanobviouslyenhancedlightharvestingcapability.
Keywords: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膜结构风振中流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PDF
- IPC中国PCB设计大赛—赛题关键技术要点解析与仿真.PDF
- 申报单位山东大学四-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PDF
- 自动样品制备改善数据质量-Agilent.PDF
- 一文带您尽览全球重要国家和地区债券评级体系建设进程下.PDF
- 一株海绵附生芽孢杆菌的抗硅藻附着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海洋科学.PDF
- 自我效能研究进展-PolyUIRA.PDF
- 一株新型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西南大学.PDF
- 电致发光成像技术在硅太阳能电池隐性缺陷检测中的应用-Core.PDF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东南海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