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东坡於海南岛儋州
東坡與黎族 蘇東坡貶謫儋耳時曾經請過當地藝人雕刻椰帽(椰子冠),有“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的詩句。 黎族的歌謠與舞蹈,歷史文獻上沒有明確記載,在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結束流放生活離開海南時,得到黎族父老鄉親的“黎歌變舞祝公歸”的歡送,寫下了黎族的歌舞“蠻舞與黎歌,餘音猶杳杳”之詩句。 在宋代黎族的山歌就很流行,傳說,有一首題為《鷓鴣雞》的山歌就是蘇東坡所作:”鷓鴣雞?鷓鴣雞 ?你在山中莫亂啼 ?多言多語遭弓箭 ?無言無語丈夫離”可見,黎族的歌舞不但歷史長,而且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一朵奪目的小花。?蘇東坡看到黎族人吃檳榔,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姑娘吃了檳榔,兩頰殷紅,蘇東坡曾寫下如下的詩句:兩頰紅潮曾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可見海南人愛吃檳榔,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流傳。 蘇東坡的桄榔庵 東坡至儋州時,原本為州官所喜而安排城內居所,然朝廷奸臣知曉後,不准其居於官所,令地方政府將其驅逐城外,當地老百姓看不過去,群起群力在城內桄榔林內利用桄榔樹為其造屋,東坡與其子既長期居於此。 此庵後被改為書院,民國時期尚可看到遺跡,現已蕩然無存,原地僅以磚牆圍之,園內為百姓種菜,僅剩一碑簡單書寫。 2009年夏季至當地時正逢下雨,現地亦常淒涼。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而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蘇東坡 對歷史文明應該尊重特別是欣賞蘇東坡我不敢坐著看 2009年與東南大學喻學才老師再去探訪時,井邊只剩下此石碑。 當地百姓至今仍使用此井打水食用。 後人的追思 蘇軾謫居三年之後,在奉召北歸途中再次路過此地,陸公邀蘇軾在亭上賦詩和命名,蘇老先生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洞酌亭詩並敘》。?清末,瓊山王國憲的重刻洞酌亭詩並敘的石碑,現仍在蘇公祠碑廊陳列:瓊山郡東,眾泉暴發,然皆冽而不食。丁醜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之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於合浦,複過之。 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洞酌。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論同烹,眾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關於這件事,肇辰撰的《重建東坡書院並修洞酌亭記》有這樣的記述: 宋蘇文忠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後公北歸,郡人遂即公所嘗至之他地,建為書院,而名之曰東坡,示忘不也。公得雙泉于城郡東北,郡守承議郎陸公建亭,複之曰洞酌,公所命也。以上記述,說明了浮粟泉、洞酌亭的由來。 洞酌亭始建于宋代,經歷了元、明、清幾個朝代,改建、重修不下10次,現在的洞酌亭係1915年朱為潮改建的。他在改建洞酌亭的同時,把亭前的昭忠祠改建為兩伏波祠,還把浮粟泉上的小山坡,開闢為瓊園,重建了粟泉亭、洗心軒、洗心池和遊仙洞,並使之與五公祠蘇公祠連成一片。? 東坡在當地的貢獻敘說一二 瓊州由於山水峻惡,羅其瘴毒,鮮能全活。東坡居儋州時,海南惡疾流行,為幫助當地人民抵禦惡疾,東坡對葯物進行了研究,他研究當地的特產、花木、嘗白草、採葯,教民治病,並為百姓開方治病。還曾專門向居住在廣州城的王敏仲索來黑豆,製成辛涼解毒的中葯淡豆豉,為民治病。 自此以後,當地百姓紛紛種這種黑豆,後人稱其為“東坡黑豆”。他也曾以大陸友人寄來之葯品,以援病者。 東坡在儋州時,與老百姓的互動關係良好,傳說鄰居有一位以賣環餅為生的老婦人,手藝雖好,但因店鋪地處偏僻,生意一直不景氣。東坡揮筆為她寫了一首七絕:?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了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短短四句,便把環餅的製作過程,餅的形狀及味香、色亮、質脆的特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老婦人將詩高懸門上,果然顧客如雲,生意興隆。 儋州古城 儋州古城的城牆原本都在,1949年後地方政府將其拆除用於修路築堤,現今北門與西門仍在。依其現況仍可看到小甕門。 估計此城牆仍為宋代所建,明代依現址重修。現在的新儋州距此老儋州有幾十里地,因此保存了老儋州的原真性。現老儋州城內仍為一座老舊村落所在。 行走此村,仍可想像東坡在此城內行走狀況。此老儋州現已被稱為歷史名鎮,但是徒具其名,並未做任何值得表揚的修繕,眼見逐年凋零並且古物漸被偷盜,實具感慨。 中國中央政府文物局及地方政府都有責任,未能善待古文物,也未能認真尊重古人。要知道蘇東坡乃為自古至今海南島最具代表性的文人,雖只是貶居三年,然其在海南留下的詩文,至今又有何人能比。 而其對地方留下的一些文化貢獻也是亙古依舊。 現代的政府與官員委實太過功利,令人不恥。 儋州北門 儋州西門 隱約可見老城門的甕城 甕城都隱約可見 東坡在海南的影響 中和鎮古時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謫居三年。 由於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裏的人們都喜愛吟詩作對,中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