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生门》的翻译对比
摘 nbsp;要: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早期作品,小说成功地描绘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全过程,尖锐地暴露了人类处在绝境时的自私本性。小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广为人知,催生了多个译本,这些译本良莠不齐,风格各异。不同译本对词汇的把握和句式的翻译极大地体现了各人的翻译出发点和特色,并从中也可以窥探译者所在时代的翻译特色。
关键词:罗生门;词汇;句式;翻译观
作者简介:霍瑞欣(1986.9-),女,汉族,河北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2
一、《罗生门》在中国的翻译状况
《罗生门》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最早翻译《罗生门》的是鲁迅先生。鲁迅的《罗生门》的翻译收录在他于1923年与周作人合编的《现代日本小说集》里,并且在小说集中鲁迅还对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芥川龙之介作品的主题和它的“历史小说”的特色。
鲁迅的译作出版后的6年之内,没有出现新的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翻译。直到芥川自杀后,中国掀起了翻译芥川作品的热潮。1976年楼适夷作为逃避现实,逃离痛苦的手段之一,翻译了芥川的11篇作品,其中就包含《罗生门》,1980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文洁若、吕元明、文学朴、吴树文等四人翻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选》作为《日本文学丛书》之一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录了芥川的小说45篇之多。其中就收录了吕元明翻译的《罗生门》。
199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林少华等人翻译的小说集《罗生门》,共11多万字,收录了芥川小说11篇及随笔《侏儒警语》。在序里提到《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聂双武翻译的《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小说36篇。同年星光出版社出版了郑秀美、许朝栋、刘华亭翻译的题为《罗生门》的小说集,全书收录小说9篇。200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文洁若等人翻译的题为《罗生门》的芥川小说集。
二、翻译对比
如第一节中所述《罗生门》作为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译本。每个译本风格各异。本文主要参考了鲁迅、楼适夷和林少华的译本。最早翻译的是1921年鲁迅的翻译,其次是1976年楼适夷的翻译,最后是1997年林少华的译本。三位大师的翻译各具特色。
1、词汇的翻译
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其中有不少日本固有名词,即和??语,如小说中出现了很多的官名和器具名称等,这些词汇作为日本的固有词汇并且是具备时代特色的词汇由于中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如何将这些词做出最忠于全文的翻译并被中国读者接受无疑是个难点。不同的译者处理方式各不同。鲁迅先生对这些词进行了直译,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而吴树文先生则是通过画图说明。在此这些词汇的几种翻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失偏颇之处还望见谅。
ある日の暮方のことである。一人の下人が?生?の下で雨やみを待っていた。1
小说开篇的第一句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鲁迅先生则译为:是一日傍晚的事,有一个家将,在罗生门下待着雨住。2(1973:563)
楼适夷译为: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2014:1)3
林少华译为: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仆人正在等待着雨的过去。(2013:1)
三者对“暮方”和“下人”?语词汇进行了不同的翻译。首先“暮方”一词鲁迅和楼适夷都译为了“傍晚”,比较而言林少华的翻译更具有文学性。其次对“下人”的翻译,有“家将”和“仆人”两种译法。这里我们要考察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田堵制。田堵制大约出现于公元9世纪,后来田堵由于坚持斗争,得以逐步加强耕地的占有权,对耕地的占有相对稳定,给所占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称为“××××名”。于是产生了“名田”,它的所有者称为“名主”。所有者有小名主(小名田堵)和大名主(大名田堵)之分。小名主是富裕农民、自耕农,基本依靠自家劳力耕种名田,劳力不足者将部分名田租给“小百姓”、“作人”、“名子”等贫困农民。大名主是“领主名主”,多在边疆地带。他们的名田经营方式不尽一致,或全部出租,或部分出租,没有出租的部分作为直营田自耕。在直营田里往往以具有半奴隶式依附农民身份的“下人”充作主要劳力。那么所谓的“家将”指的是一家的首领;家长。或解释为旧时富豪官僚家中雇用的武装仆役。《罗生门》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的自私,那么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