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历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docVIP

全国各地历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各地历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古诗文阅读

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 3.1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 题,共18分 李牧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十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赵,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其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 (拥有百金财产之士)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弃掷) 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暗中布置圈套捕获) D.李牧多为奇陈 (军队的部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击秦军于宜安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赵王怒,召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0.下列不属于大败匈奴战役准备措施的一项是( )(3分) 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C.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D.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1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李牧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戍边将领。他身先士卒,策略得当,号令严明,成功地保卫了赵国的边境。 李牧的戍边策略不能得到战士及赵王的理解,一度被免职,后大败匈奴,大破秦军,却招致佞臣嫉妒,于是为秦人反间计所害。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来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1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6分)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2分)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 ,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