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曹神权下的自我说课稿.doc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曹神权下的自我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2曹神权下的自我说课稿

《神权下的自我》说课稿 一、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 “用教材教” ,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对教材增补、删减、置换、重组,并结合实际,灵活教授。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 作为高三复习课,在整合教材知识的同时,我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结合热点贯穿前后知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神权下的自我》是人民版历史必修3第6专题第2节的内容。 本专题共四节内容,第一节,古希腊的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也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知德合一”,重视人的理性,是人文精神的升华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即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迷信和神学的专制统治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一个思想体系,是人文精神的复苏、发展宗教改革蔑视权威,信仰自由使人文主义平民化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即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使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本课的内容在本专题的线索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西方思想史的发展里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由信仰走向理性的重要一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艺复兴的兴起,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和改革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本质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基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原因和结果的学习,以史料为载体,借助文艺复兴的成就和马丁·路德等人的思想的阐释,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了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窥视出中世纪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整个西方社会。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突破方式:设问导思、小组合作,思考探究。 2、教学难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突破方式:通过师生对话、归纳整合的方式共同探究。 五、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 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历史基础比较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历史的学习方法比较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通过层层深入地提问和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究,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主要是指什么? 【新课讲授】 一、文艺复兴 神光笼罩下的中世纪: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一)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背景(结合课件展示的材料,归纳总结其背景) 1、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义萌芽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3、文化:意大利更系统地保留了希腊、罗马人的古典文化 4、政治: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联系 (二)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核心:人文主义 (四)成就1.意大利文艺复兴前 三杰[来源:学。科。网] (1)但丁(1265-1321),彼特拉克(1304-1374),薄伽丘(1313-1375)。 但丁与《神曲》,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 (3)薄伽丘和《十日谈》: 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教会借机用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