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课件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推荐.pptVIP

历史:一轮课件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推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一轮课件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文化推荐

* 二、关于佛教传播和反佛教斗争 1.佛教盛行: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原因: ①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社会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信仰。 * * ②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 ③统治阶级的提倡。 * * (2)表现: ①信奉佛教的人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 ②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 ③佛教寺院多,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 * (3)影响: ①加重广大人民思想的愚昧,消磨了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 ②没有解脱人民的痛苦,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③修建佛教寺院,耗费大量财物。 ④佛寺广占田地、侵夺百姓,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 * * ⑤出现了反佛教思想(如范缜的《神灭论》)和反佛教斗争(如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灭佛)。 ⑥同佛教相关的绘画、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 * * 2.反佛斗争: (1)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2)当时,北方佛寺遍布,直接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来源,所以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灭佛。 * * 范缜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实质上说明了 A.存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鬼神与人的关系 B.精神与肉体的辩证关系 D.刀刃与锋利的关系 *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唯物主义观点的能力。范缜将精神和肉体比为刀刃和锋利的关系,这实际上论述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的问题。 解析 答案为A * * 三、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异同在文化上的反映 (1)异: 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和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及思想感情的民歌,如《敕勒歌》等。 * ③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时出现在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 * (2)同: ①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 ②佛教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窟,南方修建寺院。宗教画流行,为反对佛教欺骗,范缜写《神灭论》。 ③南北民族融合都加强了。 * * * 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 *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B项反映了北方刚健雄浑的艺术风格,C项飞天壁画也是北方艺术的代表之一,而D项唐三彩与初唐书法相比,后者更能体现南方秀美灵动的特色。 解析 答案为A * * 下列各项能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有( ) ①《齐民要术》 ②北方民歌 ③云冈石窟 ④顾恺之的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 *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齐民要术》是介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情况,北方民歌中有牧歌、战歌等,①②符合题意。云冈石窟虽在北方,但反映的却是佛教艺术,排除③。顾恺之是东晋人,生活在南方,其画也就难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解析 答案为B *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及反佛斗争史料解读 材料一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