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4课_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187
三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与评价 局限性 1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2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3没有动摇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典题例析] [例1] (2011·天津高考)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题组冲关]? 1.(2012·莆田期中)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 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 ( ) A.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C.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统治地位 2.(2012·北京期中)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 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下列对李贽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挑战正统思想 B.否定儒家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D.反对绝对权威 [典题例析] [例2] (2011·新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题组冲关]? 1.(2012·杭州质检)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 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2012·湘潭期中)顾炎武治学,“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指、 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见顾炎武主张读书( ) A.应专政儒家经典 B.不要学习六经以外的书籍 C.应旨在经世致用 D.六经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儒学自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成为正统 理学心学 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第一单元 2008上海高考: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西 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的生活经历 李贽(1527-1602年), 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 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 想家。他26岁中举,由于不 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 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 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 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 著书。由于其言论著作,猛 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之 道,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 水猛兽”,最终以“惑世诬 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 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 李 贽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李贽的生活经历 2.李贽的思想主张和代表作 李贽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其“离经叛道”的表现有哪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挑战孔孟学说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李贽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 李贽及其“异端”思想: 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从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 “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个性自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