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病人群渡苦夏13
6、二姜猪肚汤? 猪肚一副醋泡去腥洗净切丝、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加葱姜放入罐内煮熟,空腹食用。此方对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慢性泄泻,面黄体瘦乏力等症有效。? 以上食疗处方,应根据个人寒热情况食用,如食后身体温润舒泰,不必过食。食后身体虚冷无改变,可隔三差五再食,直到身体舒适轻松。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浓重,易消化不宜黏腻,不可多食热性食物和过辛辣食物。冬病夏治对象大都畏寒怕冷喜热,因此寒性水果要禁止,以免伤到脾胃。 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神尤为重要。在酷暑季节,为防冷气侵害,应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不低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要经常通风,入睡后下半夜最好关上空调。 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关节痛患者,不要长期呆在空调房间里。 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忌暴饮暴食冷饮。 另外,大汗之后不要多食冷饮,尤其是某些慢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 如冠心病、哮喘、慢性气管炎,不宜吃冰冻食品; 胃溃疡、胃酸过多的,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饮; 糖尿病,应不用含糖的饮料。 还要注意,喝饮料不能代替饮水,解暑还是茶水为好,温热的茶水是夏季较理想的饮料。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夏天人们普遍食欲减退,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室外活动增多,对血糖的利用增加。糖尿病患者在测量血糖时,往往发现夏天的血糖较其他季节偏低。? 补充水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失水后渴感不明显,应注意主动补充水分。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但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饮用过凉的冷饮。 忌饮含糖高饮料和含气饮料:应多喝凉开水或凉茶水。 饮食注意:注意饮食卫生可防止胃肠炎的发生。腹泻或呕吐可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诱发高渗性昏迷。腹泻或呕吐所致的碳水化合物吸收减少则会诱发低血糖。适宜糖尿病患者吃的蔬菜有茄子、黄瓜、豆角、洋葱、苦瓜、西红柿等。西瓜含有约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西瓜。 心脑血管患者注意事项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容易使体内水分丢失,致使血液浓缩,诱发急性脑血栓。 多喝茶水利于防暑降温:最好喝点绿茶,多吃时令水果,夏天每日应饮用8~10杯温开水或茶水。 中风和心脏病容易在清晨发生,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节制饮食:应饮食清淡,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油食物。蛋白质饮食可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适当降低劳动强度:适当降低劳动强度,可防止发生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因出汗过多没有得到补充而致脑血栓形成等。烈日下应带草帽遮阴,以防中暑或预防脑血管意外。 午睡小憩:中午午休,猝发危险减三成。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进行。睡前服阿司匹林:晚上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高血压病人 夏天,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涨、血压波动等症状。起居作息有序:由于暑热,病人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人们只有在睡眠中才会出现血压下降,应保持血压的昼夜规律。高血压患者夏天夜间睡眠质量下降时,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保证正常睡眠;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白天不宜过多地进行室外活动。 温度适宜:?空调温度不宜调得太低,一般以25℃左右为宜。高血压病人不宜长期在空调房中,否则易出现头昏不适等症。? 饮食清淡新鲜:应多吃绿豆汤、西瓜、水果及新鲜蔬菜,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血液黏度升高。? 心血管病人 高温燥热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引发心脏疾病。 戒烟限酒:心衰患者一定要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增加心脏不必要的负担,使症状恶化。 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复杂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 适当运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可多做一些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