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早期西学东渐 .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8 早期西学东渐

一、传教士来华 时代背景(16世纪) 欧洲: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 中国:明朝后期,海禁渐驰。 利玛窦规矩 入乡随俗(接近)----平等 科技吸引(交往)-----友谊 接近官员(深入)-----适应 文化对接 (核心)-----尊重 2000年,北京修建中华世纪坛,坛内雕刻了一百位对中华文明有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只有两个外国人入画,一位是马可波罗,一位就是利玛窦。 马可波罗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利玛窦则把世界介绍给中国! 早期西学东渐状况 从十六世纪利玛窦来华开始到十八世纪末,耶稣会士在传布宗教神学的同时,译介了相当数量有关天文、舆地、数学、物理、医学、植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的著作。有中文可考者,约计370种左右,属科学者120种左右。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4 据载:1642年7月,崇祯皇帝通过兵部尚书密令汤若望铸炮: “要把七十磅重炮改为四十磅的小炮,所需材料铁、铅、红铜、技工,还有炮厂(设在皇宫内一大广场)都已备好,汤只得应命。……汤若望共造了二十尊大炮在离城四十里大广场上实弹射击。太监和军官们远远站着,不敢近前,发射一次成功,全场欢腾,采声四起。” ——魏持《汤若望传》 中国的皇帝和官员都很满意自己的一切,思维方式在这一点上和我们欧洲人不一样,欧洲人稍微有一点富强就想到去占领。 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国家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野蛮人,而且看成没有理性的动物.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则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 ——《利玛窦中国札记》 《崇祯历书》在1634年编完之后,并没有被皇帝颁行。为什么没有颁行?是因为它的优劣一直在争论。中国保守的力量仍然反对。他们反对将它颁行天下使用。于是双方一直争论,这个争论持续了10年。在这个争论过程当中,发生过8次中西天文学的较量,这8次较量的内容,都记录在《明史·历志》中。 ,《崇祯历书》编撰完成以后,用了10年时间争论。我们知道皇帝自己是不懂天文学,你们几个不同的人,都说自己好,到底谁好?崇祯皇帝是不可能判断。最后经过8次较量之后,崇祯皇帝最终相信西方天文学确实比中国的传统 的好,于是决定颁行,还没来得及,明灭亡。 汤若望他决定跟满清政府合作。他不和南明政权合作。他把《崇祯历书》做了删改,献给满清政权。满清政权觉得非常好。并且由顺治皇帝给题写了书名,命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将这个历法颁行天下。明朝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修成的这部立法,竟变成了送给清朝的一个政治礼物。 没有改变中国传统天文学作为政治巫术的性质。我们知道《崇祯历书》在1634年的时候,跟欧洲的天文学差距很小。但是编完之后,200多年几乎不变。后来清朝修订过几次,补充过零星的欧洲天文学知识,但是实际上我们完全脱离了欧洲天文学的进程。接着200年,我们几乎原地不动,而欧洲这200年天文学发展如火如荼。《崇祯历书》曾经有一个机会能够让我们跟国际接轨,但是因为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最终中国仍然失去了这个机会。我们一度跟国际接轨但很快又脱轨,最终等到鸦片战争结束,西方文学第二次大举进入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几乎不认识它了,因为我们落后了它200年。   这是历史的悲剧。徐光启当时曾谈到“力求汇通”,至少徐光启本人有这个意思。至少,到了满清灭亡的时候,我们的天文学比欧洲落后两三百年,这不是徐光启生前领导历局的时候愿意看到的吧?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徐光启也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 * 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在远古时代,东西双方在对方眼中都是一个梦,一个神话。 希腊人最早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说中国人“身高达十三肘尺”,“寿逾两百岁”,“皮与河马相近,故万箭不能入”。 中国的《山海经》也说西方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 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hieu Ricci 1552~1610年)。他9岁入耶稣会学校,19岁在罗马加入耶稣教会,自愿到远东任教。1582年(万历十年)8月,利玛窦远涉重洋来到澳门,开始了在中国近30年的传教生涯。经明朝万历皇帝特批,利玛窦死后被葬在北京。 初到中国内地传教时的利玛窦 利玛窦到韶州后,依然是光头僧服,但仍感难以融入中国社会。1594年,他听学生瞿太素讲:实际上,僧人在官员与百姓眼里地位并不高,中国人普遍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经范礼安神甫批准,利玛窦开始留须发,改戴儒冠,穿儒服。 利玛窦 与 徐光启 日本学者平川佑弘在《利玛窦传》一书中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