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中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大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3世纪早期 C. 公元前2世纪末期 D. 公元前3世纪末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可换算为公元前3世纪末期,故D项正确;公元前2世纪早期指的是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70年,故A项错误;公元前3世纪早期指的是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70年,故B项错误;公元前2世纪末期指的是公元前130年——公元前100年,故C项错误。 2. 下图是根据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的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宋代对外贸易的直接证据 B. 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 C. 能反映宋朝时期高超的造船技术 D. 能反映宋代的对外贸易途径泉州 【答案】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宋代海船复原的模型是研究宋代对外贸易的直接证据,是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能反映宋朝时期高超的造船技术,故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宋代的泉州是对外贸易的起点,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3.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董仲舒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 A. “天理一体” B. “君权神授” C. “三纲五常” D. “大一统” 【答案】C 【解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说明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天理一体”属于宋明理学的思想,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纲常制度,故C项错误;“大一统”是统一的思想,故D项错误。 4. 日本中央政府的机构中至今仍保留着“……省”的名称。“省”的提法与中国古代哪一时期创设的中央官制有直接关联?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了,这与日本的官制直接关联,故B项正确;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故A项错误;宋元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二府三司,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省”指的是地方官制,故D项错误。 5.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公九卿,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判定最早和最晚的项目,然后排除即可。 6.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认为著书者的心术当是 A. 史学 B. 史才 C. 史识 D. 史德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德,主要指史学家本人的品德,即清人章学诚所谓的“心术”,也即是指史家追求历史真实的正直品德,故D项正确;史学是指学识,主要是指专业知识,故A项错误;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故B项错误;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故C项错误。 7. “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为改变这种现状,梁启超提出 A. 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B. 以进化史观为准绳 C. 鉴于往事有资治道 D. 文献与考古相印证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为了改变“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的现状,提出了写全体国民的历史,故A项正确;进化史观、鉴于往事有资治道、文献与考古相印证和材料信息君武馆,故BC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信息“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然后进行排除即可。 8.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 A. 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B. 纠结法国发动战争 C. 决定对华资本输出 D. 提出划分势力范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纠结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扩大国内生产规模和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对华资本输出和提出划分势力范围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C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52年”,然后由此排除即可。 9. 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