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诸子老子(上)
老子与其创立的道家学派(上)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老子的版本: 一是王弼的《老子注》的版本,通称王弼本。 二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个本子,通称为帛书本。 三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一个本子,通称为竹简本。 老子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当时社会现象的直接反映。 老子严厉批评当时人们对于利的追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 老子严厉批评当时人们对于名的追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二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四章) 老子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哲人,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就事论事地解决当时的问题,而是从根本处思考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层次思考。 老子于是对人文精神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陷入了空前的混乱,成为一个大的名利场,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发展点醒了人们的知欲之心,背离了自然无为的原则。 以前人们往往只看到人文精神发展的进步性,老子却尖锐地从反面看到了它的危害性,这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仅成了老子哲学的起点,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第一,老子哲学同样首先是政治之学,而不是没事乱想出来的一种空理论。 第二,老子比孔子、墨子想得更为深远,其思想的抽象程度更高,更具有一般所说的“哲学味”。 一、老子道的思想 1、自然 · 道 · 德 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在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都能与周围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和谐与平衡。这种情况就叫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 “道” 字均指在路上行走,即相当于今天道路的 “道”。但老子的道字已进一步上升到事物的本源,规律或法则。 夫唯道,善贷且成。(四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章) 自然与道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这就告诉我们,道的观念虽然重要,但它是由自然这一思想衍生出来的,所以比道更重要的是自然。如果离开了这个关系,老子的思想是无法理解的。 与道相关的是德。老子说: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二十三章) 德是由道而来的,有了道才能有德。 德者,得也,得于道之谓。我们能够得到道,也就有了德。这是“道德经” 或 “德道经” 最原初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常常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十八章) 以此再来检查上边引过的这一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 2、道是有与无的统一 既然道是由自然衍生出来的,为了说明自然,就必须首先说明什么是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道不是有形的实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 但是,道又确有其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 道究竟是有还是无? 道不能是有; 道也不能是无。 道确有其物,故为有; 道不可感知,故为无。 無 = 似无而实有(舞之神灵) 。 无 = 纯粹之空无(后起之字)。 舞 → 無 → 无 老子论道是有与无的统一: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一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本老子) 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竹简本老子) 因为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不可见,不可视,所以不可言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 3、道是万物的本源 尽管道不可言说,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道是万物的本源。老子提出道的思想,很重要的用意,就是以道来说明万物产生的过程,从而证明自然的重要性。 周人重视上帝: “皇矣上帝,监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经·大雅·皇矣》) 道在时间上先于上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老子进一步认为,道生万物是一个不息的过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总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检验真题库_25.docx VIP
- 房贷提前还清协议书.docx VIP
- 公司治理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VIP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ppt VIP
- 药物设计软件:Discovery Studio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2025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汇编.docx VIP
- GTBO41100-2017B 项目运营手册成本弦.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统编版(部编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