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血与血型公开课课件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1、献血失去的一半是水分。 2、健康成年公民的献血量200~300毫升。献血后,机体会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丧失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 健康、适龄公民献血不会影响到献血者健康。 * * 如果你是急救医生,对于大量失血的病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阳春市第五中学 吴晓华 资料2:1667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似乎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其他病人,结果病人死亡了。 资料3:1818年,英国的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成功地用输血救活了一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成功输血。然而,但随后的多次实验证明并非每个受血者都能够获得救治,甚至有的还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而加速了死亡。 资料1:17世纪之前,人们对输血几乎没有什么概念。1492年,罗马教皇生了病,他接连喝了3个孩子的血,结果教皇的病非但没有治愈,反而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输血的历史 1、谁发现了血型?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3、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 阅读教材P69页内容,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一、血型的发现 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抗A,抗B 无 O型 无 A,B AB型 抗A B B型 抗B A A型 血清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原 血型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A + 抗A 凝集反应 B + 抗B 凝集反应 A型标准血清(抗B) B型标准血清(抗A) 课外延伸: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 A B O AB B型标准血清(抗A) 丁 丙 乙 甲 血型 A型标准血清(抗B) 病人 学以致用 B AB O A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献血者红细胞(凝集原) 受血者血清(凝集素) A(A) B(B) AB(A、B) O(无) A(抗B) B(抗A) AB(无) O(抗A抗B) “+”表示发生凝集反应,“-”表示不发生凝集反应 + + + + + + + - - - - - - - - - ???????????????????????????????????????????????????????????? A、B、AB、O O O AB A、B、AB、O AB B、AB B、O B A、AB A、O A 可输给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某人的血型 (输血关系表) O O型 A AB B A型 AB型 B型 输血关系图 网络建构 交流 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你认为有道理吗?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万能”是相对的,人类的血型系统多样化,即使是同型血相输有时候也会发生意外。 小明发生交通意外大量出血,需要紧急输血。他的两个朋友小黄和小丁赶到医院为小明献血。经医生鉴定,小明是A型血,小黄是A型血,小丁是O型血。最后医生选择了小黄为小明输血。 为什么医生不选择小丁为小明输血呢? 二、安全输血: 同血型输血 异型输血(量少,速度慢) 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异型输血时,献血者血清的凝集素会被受血者的血浆稀释,但是如果输血速度快、且量大,那么输进来的凝集素还没来得及稀释,也会发生凝集反应。 输血原则 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最好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 ) A、 A型? B、B型?? C、 O型 D、 AB型 D 2、成分输血 1.概念: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 的成分 2.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3.意义: 不仅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避免了大量血液的浪费。 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 (1)应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一次失血约1200~1500毫升以上,危及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