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9-1996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pdf

  • 521
  • 0
  • 约1.1万字
  • 约 12页
  • 2018-04-2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19-2008
  •   |  1996-12-19 颁布
  •   |  1997-07-01 实施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B/T219一1996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540:1993《固体矿物燃料— 灰熔融性的测定— 高温管法》。 本标准代替GB219-74((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与原标准相比,主要作了以下修改: 1、按GB/T1.1-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和表述规则 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 基本规定》和GB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修改了书写格式,术语和符号; 2、在定义和测试要求中增加了“半球温度”; 3、将通气法列为第一种气氛控制法;封碳法列为第2种气氛控制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起草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云龙、韩立庭。 本标准于1964年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灰熔融性 的测定方法 GB/T 219一1996 Determinationoffusibility 代替GB219-74 ofcoalash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灰熔融性测定的定义、方法提要、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条件,操作手续以及 精密度等。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 定义 3.1变形温度(DT) 灰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图1DT), 原形 DT ST HT 图1灰锥熔融特征示意图 注 如灰锥尖保持原形则锥体收缩和倾斜不算变形温度. 3.2 软化9A度(ST) 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图1ST)二 3.3 半球温度(HT) 灰锥形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图1HT), 3.4 流动温度(FT) 灰锥熔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图1FT)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12一19批准 1997一07一01实施 GB/T 219一 1996 4 方法提要 将煤灰制成一定尺寸的三角锥,在一定的气体介质中,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观察灰锥在受热过 程中的形态变化,观测并记录它的四个特征熔融温度: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 5 试剂和材料 5门 氧化镁(HG/T2573):工业品,研细至粒度小于。1mm 5.2 糊精:化学纯,配成100g/L溶液。 5.3碳物质:灰分低于15%,粒度小于1mm的无烟煤、石墨或其他碳物质。 5.4 参比灰:含三氧化二铁20%-30%的煤灰,预先在强还原性(100%的氢气或一氧化碳或它们与惰 性气体的混合物构成的气氛),弱还原性和氧化性气氛中分别测出其熔融特征温度,,,在例常测定中以 它作为参比物来检定试验气氛性质。 55 二氧化碳 5.6 氢气(GB/T3634)或一氧化碳。 5.7 刚玉舟(图2):耐温1500,C以上,能盛足够量的碳物质。 图2 灰锥模子 5.8灰锥托板:在1500℃下不变形,不与灰锥作用,不吸收灰样。灰锥托板可购置或按下述方法制做: 取适量氧化镁(5.1),用糊精溶液((5.2)润湿成可塑状。将灰锥托板模(6.4.5)的垫片放入模座,用小 刀将镁砂铲入模中.用小锤轻轻锤打成型。用顶板将成型托板轻轻顶出,先在空气中干燥,然后在高温炉 中逐渐加热到1500C, 除氧化镁外,也可用三氧化二铝或用等质量比的高岭土和氧化铝粉混合物制做托板。 6 仪器和设备 6.1高温炉:凡满足下列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