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培训讲解.ppt
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关系演变: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国民革命时期)——对抗(十年时期)——再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再对抗(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曲折历程。 影响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2.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 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 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B B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在土地政策方面,共产党人暂时放弃了没收并重分土地的方案,改为赞成减租……并允许(地主)参加当地的选举,因而并没有大批有产阶级从共产党地区外逃。”以上情况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爆发了内战。下列各项中,符合下图所示战役的是 A.刘少奇和邓小平指挥了这场战役 B.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至江淮流域 C.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 B 5.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7.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B A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B 材料1:《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材料2: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 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1)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6分)(2)当年石达开是在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