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抗菌材料發展展望
第十章 抗菌材料發展展望 第一節 複合高效抗菌劑研究進展 一、銀系抗菌劑顏色穩定化研究 自1983年日本品川燃料株式會社首次推出銀系無機抗菌劑-Zeomic以來,銀系抗菌劑由於具有 抗菌譜廣、最低抑菌濃度低、抗菌作用持續時間久、安全、抗藥性極低等特點,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銀系抗菌劑是目前最常見的無機抗菌劑,在無機抗菌劑市場上,銀系列抗菌劑占絕對優勢,目前日本大約有30多家企業生產各類銀系列抗菌劑,著名品牌就有ZeomiC、NOVAOR、APACTAF.R、WA291、Amtekurin7等,美國有十多家銀系列抗菌劑的生產廠家,主要品牌有Dupont的MiCrOFree等,我國也有幾十家生產廠家生產銀系抗菌劑。 雖然銀系抗菌劑具有優異的抗菌性能,但由於銀離子化學性質活潑,在光照、熱等作用下容易變色,使銀系抗菌劑從白色變成棕色或黑色。 變了色的抗菌劑不僅不能在淺色製品中使用,而且抗菌性能也明顯降低。 因此銀系列抗菌劑的變色問題嚴重制約了其在更大範圍的應用。 銀系列抗菌劑的變色問題成了抗菌劑領域的主要難題之一,也成了衡量一個企業或研究單位開發銀系抗菌劑的技術水準的試金石。 目前通常用多次紫外燈照射法表徵銀系抗菌劑顏色穩定性, 具體方法如下:將5份量銀系抗菌劑和100份量聚乙烯樹脂充分混合,注塑成3mm濃的試驗片,然後在660oC下用35Onm的紫外線照射4h,移出試驗片並放置在40。C,濕度為95%的環境中4h,連續進行5個循環。用色差計測定試驗片試驗前後的顏色色差值。 為了解決銀系列抗菌劑的變色問題,許多抗菌劑生產廠家和研究單位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抗菌劑的變色問題。目前解決銀系抗菌劑變色問題主要有以下兩條途徑。 1?通過控製加工工藝調整銀系抗菌劑的結構,延緩銀系抗菌劑的變色 根據實踐,研究人員發現高溫灼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銀系抗菌劑的變色。 Shuichi Ohsumi比較系統地研究了工藝和銀系列抗菌劑的顏色穩定性關係,發現銀系抗菌劑的製備工藝對產品的顏色穩定性影響明顯。 對載銀磷酸鋯,隨著抗菌劑中銀含量的提升,顏色穩定性變差如表10-1中1-4號磷酸鋯抗菌劑結果所示。 但影響磷酸鋯顏色最嚴重的元素是分子架構中的結晶水,如表10-1中5號,除了含2分子結晶水外,銀含量和其他元素組成都和3號一致,但其色差值△E卻高達33.1,是3號的十多倍。 分別對Ag0.16(NH4)m.84Zr2(PO4)3,進行不同的工藝處理,其顏色穩定性如表10-2所示 由上表可知,經過灼燒處理的磷酸鋯抗菌劑的顏色穩定性較末經灼燒處理的相應抗菌劑要好得多。我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的張文征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 從表10-1中可見。 對於銀沸石和載銀烴基磷灰石抗菌劑,灼燒也能顯著的降低抗菌劑的變色性。 灼燒降低銀系抗菌劑變色性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是灼燒使載體中部分結晶水脫出, 二是在一定的溫度下灼燒可使負載銀後的載體的結晶更加充分和完全,據信負載後載體結晶越完全變色越小 高溫灼燒雖然可以顯著降低銀系抗菌劑的變色性, 但是灼燒可能會造成部分抗菌劑的抗菌性能下降,如表10-1中所示,Na-型銀沸石灼燒前的MIC為25XlO-6。灼燒後MIC超過了20OOX10-6。 所以,透過灼燒改善銀系抗菌劑的變色性很可能需要以犧牲抗菌劑的抗菌性能為代價。灼燒法也不能完全解決銀系抗菌劑的顏色穩定性問題。 2?加入能在使用過程中抑製銀系抗菌劑變色的銀系抗菌劑--變色抑製劑 為了同時保證銀系抗菌劑的抗菌性能並降低其變色性,各國銀系抗菌劑的研究人員目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研究開發銀系抗菌劑的變色抑制劑。 目前具有使用價值的銀系抗菌劑的變色抑制劑主要有兩類, 一類結合纖維整理劑使用,抑制採用銀系抗菌劑的抗菌纖維的變色; 另一類則用於塑膠中抑制銀系抗菌劑在塑膠中的變色。 結合纖維整理劑使用的銀系抗菌劑的變色抑制劑一般為苯並三銼類化合物,其架構式如下圖; 苯並三挫類變色抑製劑使用時一般添加到纖維處理液中,其濃度一般為0.005%-0.5%, 然後直接按照通常的工藝處理添加了銀系抗菌劑的抗菌纖維,變色抑製劑就黏附在纖維表面,抑製纖維中銀系抗菌劑的變色。 Shuichi Ohsumi將0.3%的苯並三挫化合物添加到酯型紡絲油液或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處理含有載銀磷酸鋯抗菌劑、銀沸石抗菌劑和不含抗菌劑的尼龍6纖維 (細度為90旦), 晾乾纖維後將纖維放在室外陽光下1天,用目測法評估纖維的變色情況,並用振動法測定纖維的抗菌性能,整個過程同時采用不含變色抑製劑的相應處理液做對照試驗。其結果見表10-3、表10-4所示。 從上表可見,透過添加了變色抑制劑的處理液處理的抗菌纖維的變色情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式内镜标准化清洗消毒流程.pptx
- 2023智能电厂设计规范.docx VIP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围术期护理.doc VIP
- 2023-2024学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橡胶成型工艺模具设计.pptx VIP
- 检验科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十七、《安徒生童话》课件共13张ppt)x.pptx VIP
- (高清版)DB31∕T 1070-2017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度A∕TP生物荧光现场评价与检测方法.pdf VIP
- 第8课 《咏雪》(同步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pdf VIP
- 心理学与生活(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