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T和BOT模式7
BT与BOT模式简介
BOT模式是: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这种译法直截了当,但不能反映BOT的实质。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
BOT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引入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同时经济学在理论上也肯定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经济逐渐演变成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混合经济。BOT恰恰具有这种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特色。
一方面,BOT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OT项目的大部分经济行为都在市场上进行,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竞争机制。作为可靠的市场主体的私人机构是BOT模式的行为主体,在特许期内对所建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产权。这样,承担BOT项目的私人机构在BOT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完全符合经济人假设。
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
BT投资是BOT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BOT是对Build-Own-Transfer(建设—拥有—转让)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简称,现在通常指后一种含义。而BT是BOT的一种历史演变,即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
通俗地说,BT投资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社会投资人投资、建设,建设完成以后“交钥匙”,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除了BT演变方式外,BOT的演变形式还有BOOT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BLT方式,即建设—租赁—移交;BOOST方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补贴—移交;BTO方式,即建设—移交—运营等。标准意义的BOT项目较多,但类似BOT项目的BT却并不多见。
BT指建设移交,是只总承包方建设完毕由业主买单,也是交钥匙的一种。
BOT指建设经营移交,是指总承包方建设完毕,还可以经营一段时间,最后再移交业主。
这两种模式都有共同点,就是业主在后面,总承包在一线,后面那个业主拣了耙活,BT利润没有BOT高。这点可以看出,这个拣耙活的业主只能是政府,两种模式属政府从民间融资,政府不参与建设(怕腐败啊,10个亿做成20个亿还做成烂尾啊)。比如一个市政基础设施用BT模式,一手交钥匙一手给钱;一个高速公路,用BOT模式,总承包还以收几年路费在移交。
【参考资料】
1、BT、BOT运作模式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市县乡镇都在积极探索工程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采用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等方式吸引民间资金兴建道路、桥梁、广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加快了重点工程项目的上马见效,这不仅早日造福于民,还提升了城市品位,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BT、BOT运作项目招标的必要性
谨防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地方为吸引民间资金采用土地置换即“你投入资金兴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我划拨一块地皮让你开发,同时让你经营一定年限(如20年)再交给政府或由政府再出资卖回”;有的地方政府在决策投资者,不公布吸引民资的条件,不公开吸引民资的信息,仅靠招商引资的单一渠道洽谈条件;有的县区只是在自己的招标采购网站上公布,地区的局限性很大,传播范围很小,点击率很低,信息公布的价值不大,无人问津,只有采用“一对一”的谈判方式;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个人出资与建筑施工单位结盟以联合体的方式进行投入和项目施工建造,或者有实力的大型建设企业独资兴建项目,以谋求更大的利润;有的地方在操作中,为了保住项目实施,在进行感情投资时,还出现了“酒杯一端,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撷英21.doc
- 7 0增强萨PVP测试:可在竞技场中施放嗜血与英勇32.pdf
- 7 9种CAD小问题解决办法你问我答 - AutoCAD23.doc
- 7-14 科创学院 liuc应届毕业生 简历复合模板2.doc
- 6月下半月方案宣导38.ppt
- 6招贴的其他表现手法43.ppt
- 7 海中救援(陶)38.ppt
- 7-5高阶常系数线性ODE_92930979046.ppt
- 7-3线性ODE解的结构_5056074446.ppt
-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公开课41.ppt
- 体育产业数字化2025前沿报告:实践探索与产业生态.docx
- 2025年食品冷链物流温控技术与冷链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技术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测与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报告.docx
-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体育产业物联网研究报告:2025年智能升级.docx
- 2025届甘肃省兰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线路横断面测量李孟山课件.pptx
-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体育培训行业的融合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基因检测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品牌合作案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策略动态监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