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培训资料.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相互作用培训资料.pptx

药物相互作用美贝拉地尔(mibefradil)事件 因严重药物相互作用于1998年6月被FDA与罗氏药厂决定撤出市场,寿命仅11个月 此药为一个强效药酶抑制剂,主要抑制CYP3A4和2D6与美托洛尔并用,可使其血药浓度增加4~5倍,导致严重心动过缓32例。与其他β受体阻滞剂并用引致4例严重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死亡使环孢素血药浓度增加2~3倍;奎尼丁的AUC增加50%拜斯亭事件2001年8月8日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发出紧急指示:立即停止销售且收回拜斯亭(baycol) ,即西立伐他汀钠(cerivastatin ,Lipobay)。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年8月9日发出通知,中国暂停销售、使用拜斯亭。美国有31例,其他国家有21 例因服用此药而死亡,其中有12 例是同服了吉非贝齐。全世界报道因服用此药发生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者共有480例,其中包括中国6例。因药物相互作用从市场上撤除的药物罗红霉素与复方甲氧那明合用造成中毒死亡事件DI发生率Stanaszek:门诊病人用药潜在DI的发生率为23%Manchon:追踪639例65岁以上住院病人,每例病人平均服用药物数量为(4.4~2.8)种,DI发生率37%ADRJ,February 2006, Vo1.No.1DI发生率Jankel:DI发生率为2.2%~70.3%,患者有临床症状的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11.1%Boston Collaborative Drug Surveillance Program:药物不良反应作为DI临床最终表现形式,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中7%是由于DI所致ADRJ,February 2006, Vo1.No.1一 、基本概念1、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广义上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其中一个或几个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对患者的影响:有益,无关紧要,有害。狭义上是指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相继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影响,使药效降低甚至消失,或毒性增加。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一)按作用机制分类1、药剂学相互作用:是指在药物制剂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相互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药物理化性质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疗效。2、药动学相互作用: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任一环节发生相互作用,使血药浆浓度或在靶位的浓度发生变化,最终使药效发生改变。3、药效学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不同受体,产生疗效的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对血药浆浓度或靶位的浓度无明显影响。二、药物相互作用分类(二)按严重程度分类1、轻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影响不大,无需改变治疗方案。2、中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确切,但仍可在密切观察下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3、重度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需要重新选药,或改变剂量和给药方案。 如:肌松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三)按发生概率分五级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三、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剂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一)药剂学相互作用药物制剂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相互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使药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作用。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理化反应 ,使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称药剂学相互作用,又称体外药物相互作用(in vitro)或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机制:溶剂改变、pH值改变、生成新的化合物、混合顺序的影响、离子作用的影响。(一)药剂学相互作用机制1、溶剂改变 注射液的溶剂多用注射用水,但有些非水溶性药物常用乙醇、丙二醇或甘油。如氢化可的松溶液 + KCl溶液 → 氢化可的松沉淀红霉素粉针剂 + NaCl或GNS → 沉淀。 (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与上述液体混合不沉淀)2、pH值改变 pH值相差较大的注射液混合时易发生变化,如:硫喷妥钠(偏碱)+ GS(偏酸)→沉淀VitC + 氨茶碱 → 沉淀,疗效↓琥珀胆碱(pH 3.0-4.5)+ 硫喷妥钠(碱性) →琥珀胆碱水解、失效3、生成新的化合物如: CaCl2 + NaHCO3 → CaCO3↓4、药物混合的顺序 有些药物直接混合可发生变化,若改变加药顺序可避免,如:氨茶碱 + 四环素→ 沉淀氨茶碱 + 输液 + 四环素→ 澄明5、离子作用一般情况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均可与非离子型混合,而阴、阳离子型混合时易发生变化。 如 β-内酰胺类 + 氨基糖苷类 琥珀胆碱(pH 3.0-4.5) + 硫喷妥钠(碱性)(二)药动学相互作用1、影响药物的吸收多见于口服(1)胃肠pH的影响影响药物溶解度:需在酸性环境中溶解的药物(如铁剂、伊曲康唑等),与碱性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