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手法二27
语文辅导讲义
课 题 古诗词鉴赏二 授课日期及时段 内容摘要 梳理易错的表现手法;
掌握不同题材古诗词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表现手法-比兴和托物言志
融会贯通,古今一也
看过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吗? “小沈阳”唱了一句陕北民歌:“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小沈阳一炮打响,从此红遍中国。不可否认,小沈阳或多或少沾了陕北民歌的光。陕北民歌歌词美就美在比兴手法的娴熟运用上。“五谷里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这便是“比”,用高粱在五谷里的高挑比喻兰花花在女子里的出众,不光形象贴切,而且意境优美。“阳洼洼糜子背洼谷/?那达想你那达哭。”(阳洼洼指向阳的田地,糜子是一种粮食,背洼指阴面田地)这便是“兴”,先咏糜谷之事以引起怀人之词,不光能使表情达意顺理成章,而且还为人物活动创设了阔远的背景。
宋代学者朱熹总结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诗歌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兴寄托和托物言志。
比兴手法举例
1.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河洲上和鸣的鸟联想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第四章开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2.屈原《离骚》
把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诗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表现了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
3.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4.唐代诗歌
为了纠正两晋南北朝诗歌偏重形式、缺乏实际内容的缺点,开始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在比兴方面也着重把比兴同美刺结合起来。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人物,他标举“风雅兴寄”,所谓“兴寄”就是比兴寄托。稍后,李白、杜甫也都主张作诗要有比兴。而之后的新乐府运动的发起者白居易,更是把“风雅比兴”作为标准来评述诗歌的,并根据美刺比兴创作了讽喻诗《新乐府》一百五十首。
托物言志
概念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以植物形象言志(梅、兰、竹、菊、莲等)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刻画了梅花的孤高、坚贞、自信,象征自己仕途失意而劲节不改的崇高品格。
以动物形象言志(蝉、鹰、蝙蝠、鹧鸪、鸿雁等)
如初唐宰相虞世南的《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以蝉自喻,亦是自勉自励。蝉声之所以远扬,一般人都认为是藉秋风传送之故。虞氏强调的则是蝉的生性高洁,是“居高声自远”的结果。正如修养完美的人,并不需要过多借助外因,他的名声就会远播千里,受到人们的爱戴一样。
以其他事物言志
如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第三句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一、2011年上海高考真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参考答案:A。详解:学生如果熟悉比兴手法的定义和例子,当会很快选出A来。这里的“明月何皎皎”,既无“比”,也不是“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只是描写眼前景,作为中心意象,它直接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游子,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吞咽障碍护理的ppt课件.pptx VIP
- PROTEUS-V8中文版介绍.ppt VIP
- 精准落实语文要素五策略 .pdf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图书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规范、标准整理:TCSUS 17-2021 古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导则--------工程交流群加vx:gqq5616.pdf VIP
- 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12345”热线不满意工单分析研判会上的主持词.docx VIP
- 云南省重大项目办公室 云南省各地州市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doc VIP
- 评标专家评标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