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朴的山东民间音乐教学教案.ppt
基本能力 ——音乐部分 高三音乐组 山东民间音乐概述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齐鲁先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间艺术。脱胎于原始艺术的山东民间艺术,在山东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浸润下,成为山东地域文化的鲜明代表,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山东民间音乐历史悠久,蕴藏丰富。据资料统计:有民间歌曲8000余首,民间乐曲4000余首,戏曲30余种,曲艺20余种,歌舞100余种。不但种类齐全,而且形式多样,山东堪称民间音乐艺术荟萃之地。 可以分为: ※ 山东民歌 ※ 山东民间器乐 ※ 山东戏曲音乐 ※ 山东曲艺音乐 ※ 山东民间歌舞 山东民歌 山东民歌题材广,体裁多,包括有劳动号子、山歌、生活小调、儿歌等。劳动号子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州、济南的夯号;黄河上筑堤打桩的硪号;济宁运河上的船号;沿海地区的海洋号、捕鱼号子等。生活小调,是山东民歌的主体。地方特色特别浓厚的民歌,如乐陵的《大实话》、惠民的《馋大嫂》、淄博的《赶牛山》、沂蒙山区的《沂蒙山小调》、潍坊的《挑媳妇》、菏泽的《包楞调》等。儿歌,有两种。一种是生活儿歌,如《花蛤蟆》、《引蛾螂》等;一种是儿童嬉戏歌曲,如《天上有嘛》、《拾子歌》等。 ?民歌小练习 山东民歌题材广、体裁多,其中包括( ) A.劳动号子 B.山歌 C.生活小调 D.儿歌 ■山东民歌体裁众多,属于劳动号子体裁有( ) A夯歌 B.硪号 C.海洋号子 D.捕鱼号子 E.船号子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山东民歌的有( ) A《赶牛山》B《花蛤蟆》 C《三十里堡》D《包楞调》 ABCD ABCDE C 我国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上面的谱例是一首产生于鲁南地区民歌,这首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颇有影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世界优秀民歌”它是( ) A.《包楞调》 B.《我的家乡沂蒙山》 C.《绣荷包》 D.《沂蒙山小调》 这首歌曲的拍子及强弱规律( ) A.3/8 强 弱 弱 B. 2/4 强 弱 C. 3/4 强 弱 弱 D. 3/8 强 弱 次强 D C 山东民间器乐 山东民间器乐,主要乐种有鼓吹、吹打、古琴、古筝、柳琴、擂琴、三弦、软弓京胡及打击乐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乐种是鼓吹乐和古筝乐。 鼓吹,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唢呐、管子、竹笛以及小镲、云锣、堂鼓等。鼓吹的代表曲目有:《百鸟朝凤》、《抬花轿》、《开门红》等。嘉祥县任同祥演奏的《百鸟朝凤》,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得银奖,首开中国唢呐演奏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之先例。 古筝,山东古筝独具一格,有“山东筝派”之称,菏泽古筝、聊城古筝在全国享有盛名。。筝曲约150首。代表乐曲有《汉宫秋月》、《渔舟唱晚》、《凤翔歌》、《飞花点翠》、《落莲花》、《寒口垛》等。 山东戏曲音乐 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民间演唱系统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吕 剧 代表人物: 郎咸芬 李岱江小姑贤1.mp4 代表曲目: 《李二嫂改嫁》《山高水长》《苦菜花》 《小姑贤》《姊妹易嫁》、《借年》等。 肘鼓子腔 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柳琴戏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因使用柳叶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 西路发展为五音戏,流行区域以章丘为中心,西至济南、历城,东至张店、周村一带。 北路形成灯腔,流行于惠民、济阳、博兴、广饶一带。 东路肘鼓子独成剧种,流行于潍坊、临朐、临淄、沂源等地。 ?戏曲小练习 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京剧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李二嫂改嫁》,《花木兰》,《天仙配》分别是属于的剧种是( )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