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试题
32. 判断题:阅读下列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划“√”;错误的划“×”。(12分)材料一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材料二 流传南县民谣:“甸安河,甸安河,日军来了遭惨祸,几万同胞同糟害,尸体挤得个挨个,五里长河成血海,野狗无桥可通过。”材料三 1945年8月,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了报酬。”( )1 中国人民“清洗”了“五十年的屈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2 材料一中《卢沟桥歌》与七七事变有关,此后局部抗战开始。 ( )3 除材料中的南县惨案外,日军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 )4 材料三中在“这一天”,中国人民“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5材料三中“五十年”前的中日两国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 )6三则材料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是抗日战争。 × √ √ √ √ ×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可爱的家乡,欢聚一堂”的?(2分)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导致“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2分)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5分) ? (1)九一八事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2)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请举出三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6分) ?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会受到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血战卢沟桥、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十分珍惜。 24.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奋斗精神。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①邓世昌 ②康有为 ③彭德怀 ④李宗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D 2、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A 5.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 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C 6.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研究蒋介石已日记长达27年。右图是他的著作《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封面。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国内各阶级的利益 B.工人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 27.解放战争时期,报刊的文章上,有人用了以下标题或副标题,其中描述1947年战况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 9.“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B 11.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C 2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中共七大之后 C 12.苏州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