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萍《洋务运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亚萍《洋务运动》课件

4、培养洋务人才 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还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 派学生留学:曾国藩派容闳率30名幼童赴美留学 进步性: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日军攻陷威海后,将北洋舰队残存舰船11艘悉数掳往日本。至此,始建于1888年,拥有25艘战舰,4000余名官兵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李鸿章 奕 创办人 军事 天津水师学堂 1880 军事 福州船政学堂 1866 外语 上海广方言馆 1863 外语 京师同文馆 1862 类别 学堂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容闳于1872~1881年组派幼童留学生共四批120名,就读于康涅狄格州的哈特佛德学院(Hartford) 30名赴美留学儿童 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与吴淞之间修建立的一条十几里长的铁路,因为在行车中轧死了一个人,被当时人看成是妖魔,破坏了风水和祖宗的龙脉。众怒难平,中国政府只得与英人交涉,最后照价把它买回,然后把它拆毁,将火车和铁轨投入大江。 咸丰的弟弟奕忻力倡洋务,排行第六,人称“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年心酸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材料反映洋务运动失败的什么原因? ①顽固派、旧习俗的的阻挠 ②不改变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纯引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③经营管理存在很多弊端. 洋务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新的东西? 1、改变了中国军队专恃刀矛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态 2、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近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开始在中国确立,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 3、洋务企业的兴办,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科技、外交人才,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变更。 迈开近代化的第一步 有利于中国 军事近代化。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传播了近代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诱导了中国 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发展了工人阶级队伍 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 培养了一批人才,传播了近代的科学文化。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是中国近代化开端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1、作用: 办军工, 建近代海军 创办民用工业 * *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为了实现近代化,中国的地主阶级进行了什么探索?    洋务运动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洋务运动主要向西方学习什么内容?    技术或器物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什么是近代化? ①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 ②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③它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城市化。 洋 务 洋 务 派 “洋”原意外国,“洋务”即指一切涉及外国的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 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 概况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容: 前期 评价 目的: 代表人物: 领导机构: 进步性:局限性: 结果: 总理衙门 中央——奕、文祥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师夷长技以自强”,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抵御外侮,以维护清朝统治。 后期 19世纪60--70年代以“求强”为主,重点练兵制器 19世纪70--90年代:以“求富”为主,重点民用制造 过程: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