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乐之韵:略论李斌权的书法表演28
《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略论李斌权的书法表演
黄 君
李斌权先生把古老的中国书法,联袂古老的中国音乐、舞蹈、服饰,堂皇
走进古罗马帝国的宫殿,展示华夏文明的精彩,在多瑙河畔,弹奏东方古国的无
弦妙曲,并博得奥地利各界,尤其是艺术家的广泛赞誉。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和
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我与李斌权先生虽素昧平生,却为他的壮举和巨大成功而兴
奋不已。现就他的音乐书法创作谈几点粗浅看法,供李先生及广大书法同道参考。
书法是可以表演的。
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表述的一个话题。书法原本是时间(笔画顺序)与空
间(结字、布局)相统一的艺术,它在构成原理上,与音乐的音符、音质、旋律
以及舞蹈的造型、运动旋律等,是完全一致的。音乐的音符、节奏与律动,与书
法的点画、笔势挥运、章法的腾拏布局,在审美原理和相关规律上都是相同的。
借用孙过庭《书谱》的两句话,这也是“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
犹共树而分条。”《礼记·乐论》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
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传书圣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这些名言,都透露了书法与音乐在根本
上的一致与相通。所以,中国书法,实际上是纸上的音乐,是笔墨的舞蹈,是无
弦琴,是无声诗(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笔歌墨舞”这一词汇,十分形象地说明
中国人对书法与歌舞音乐的密切关系早有感悟。既然歌舞都可以表演,为什么书
法不能表演?这是我说书法可以表演的根本理由。李先生在维也纳的书法创作活
动,正是一场非常绚丽的笔歌墨舞。可喜可贺,令人羡慕,令人心神向往。
当然,就书法的实际情况而言,有一个适合创作表演的范围问题。篆、隶、
楷、行书,相对比较安静,书法审美崇尚质感,要求气息的纯厚;忌讳过分的热
闹和过快的速度。这在音乐上,更接近私密的小夜曲,故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
作表演。最适合创作表演的,无疑是草书,尤其是癫狂恣肆的大草、狂草。草书
的自由度大,点画、线条在纸上,有挥斥、驰骋的无限空间。狂草书的创作,是
一个激情宣泄的过程,笔墨挥舞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创作者肢体语言的运动变化。
笔墨流动的过程,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它与作者的肢体运动合起来,其实也是
一种舞蹈。事实上,草书创作能尽情地抒发情感,表现个人志趣情韵,也很适合
创作表演。表演的过程,应以书法创作的内在规律为基点。展现个人在创作时挥
毫、运笔的律动和线条流动时的美感。这种美感与创造的诗文内容、作者情怀相
协调,故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书法表演应是作者书法功力与才情的综合表现,
故其难度相当高。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众目睽睽之下,创作的全过程,必须在
有序地控制下,一次性完成,且不得出现书写的错误。表演创作允许有风格的不
同,也必然有水平的高低,这就象同样一曲《江河水》,阿炳和闵惠芬的演奏,
各有不同风格,而一般二胡爱好者的演奏,总是很难和他们俩相媲美,是一个道
理。
唐虞世南有一段涉及书法与音乐关系的精彩论述:
假笔转心,妙非笔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
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
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
这一段论述见虞世南《笔髓论·契妙》。他告诉我们书法创作与“鼓瑟纶音”
等音乐活动具有相同的性质,但要真正把握好书法的音乐美,必须“心悟于至道”,
即从艺术本源之处加以体会。不能简单追求形式上的浮华与热闹,否则便“懵于
斯理”,即与艺术的本性无关了。
书法创作的表演和欣赏古已有之。从文献记载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伟大的书法家张旭,堪称书法表演第一人。张旭学书,有观公孙大娘舞
剑而顿悟草书的故事。这正是打通书法与音乐、舞蹈的一个典型事例。元刘有定
注郑杓《衍极》卷一有这样的记载:
张旭……嗜酒,善楷隶,尤工草书。每大醉,叫呼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
笔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也。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其意,
又闻鼓吹而得其法,又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旭尝与裴旻、吴道子相遇于
洛下,各陈其能,裴舞剑一曲,张草书一壁,吴画一壁,时人以为一日获睹三绝。
张旭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罕见的天才。他不仅“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有
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韩愈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院药剂招聘笔试题和部分参考答案5套 .pdf VIP
-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docx VIP
- 院感防控与手卫生管理规范.pptx VIP
- 《DB44T 2583-2024无人水面艇和小型智能船舶海上测试管理规范》.docx VIP
-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07K102 风阀选用与安装.pdf
- 海藻学-第四章-红藻门.ppt VIP
- 2025年人教版高中物理书目录(全).pdf VIP
- 合肥市庐江县选调县外教师考试真题2024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