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视角对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PDF

历史学视角对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视角对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

《俄罗斯文艺》2007 年第 2 期 历史学视角:对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 张建华 内容提要: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公共的学术平台——俄罗斯学已成为国内俄罗斯语言、文学、 历史、哲学、经济和政治等学科学者共识。但是,中国俄罗斯学是一个尚未建立“规范学科” 和“范式”的新兴学科,它的“学术共同体”也尚处于集结之中。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历史 学经验应该成为中国俄罗斯学建立最深厚的本土资源。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学,中国史学传统,学科范式,学术共同体 一、新学科建设的使命意识 如果从 1708 年清政府理藩院设俄文馆算起,中国的俄语教学大约走过了三个世纪的历 史。而如果从被视为中国最早系统研究俄罗斯的著作、即何秋涛刊印于 1860 年的《朔方备 乘》算起① ,中国对俄罗斯的研究也有了近一个半世纪历史。但是,遗憾的是,自始至今, 中国的俄语研究(包括文学、翻译和后来才有的国情学和教学法)与俄罗斯研究(包括历史 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和文化等)就走着两条似乎永远无法相交的“车不同轨” “路不相谋”的道路,走着一条“学”“研”脱节的奇异道路。仅以我极为熟悉的历史学界 和比较熟悉的俄语学界为例,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不理解和轻视的倾向。 如果将俄罗斯的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走过的路与中国做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俄罗斯 走着一条“学”“研”紧密结合的清晰道路。1715 年第一届东正教传教士团到达北京,它即 担负着双重使命: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1741 年,东正教传教士团的留学生伊拉里昴·罗 索欣应聘俄国科学院的设立汉语、满语翻译和研究职位,它不仅标志着俄国汉学走出了“传 教士汉学”阶段,从此走上了“专业汉学”阶段,而且再度印证了俄国汉学“学”“研”结 合的特点。而 1837 年喀山大学设立汉语教研室和 1855 年彼得堡大学设立东方系,不过再度 强化了俄国汉学的上述特点。 二战结束后,美国建立了完整的“苏联学”( Sovietology ,区别于Russology (“俄罗斯 学”)),但是它具有较强的“政府性”和“目的性”的特点,直至 80 年代中期,在美国学 术界两极格界稳定论占主体,对苏联严重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缺少研究和预见。 因此当 1991 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学术界开始反思它的失误,为什么没有成功地预见到苏联 解体?大讨论后的结论是,以往的“苏联学”研究偏重于苏联政治、外交和经济方面,而忽 视了对苏联民族、文化和宗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加上过强的“政府性”和“目的性”的作 用,使得美国的“苏联学”界对苏联演变和剧变反应迟钝,并且屡犯判断的错误。于是,在 冷战后,国际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学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由原来单纯的“国际政治”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和“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itions)转向综合的“国际问题” (international study )研究。 ①此前有清代名臣张鹏翮)的《漠北日记》(一名《奉使俄罗斯行程录》)、图理琛(1667-1740 年)的《异域录》、方式济(1676-1717 年)的《龙沙纪略》、松筠(1752 或 1754-1835 年) 《绥服纪略》、俞 正燮(1775-1840 年)的《俄罗斯佐领考》和《俄罗斯事辑》、张穆(1805-1849 年)的《俄罗斯事补辑》、 林则徐(1785-1850 年)的《俄罗斯国总记》等对俄罗斯地理、风俗和政情做了部分记载和叙述。在何秋涛 之后又有梁启超(1873-1929 年)的《俄国大彼得改制考》,其研究已颇具学术性了。 “文化史”(история культуры) ① 的“复兴”,“文化学”(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或 культуроведение)的“凸现”是处于社会急剧时期的当代俄罗斯学术界的两大亮点。②其学 科建设、研究方法和问题视角的基础是“文明史观”,这种学术现象既是 19 世纪俄国古典文 明史观的复兴,也是学术界对急剧转型中俄罗斯社会环境和冷战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际环 境的一种回应。 俄罗斯学者沙波瓦洛夫在当代俄罗斯第一本高等学校教科书《俄罗斯学》的前言中提出 一系列具体问题:“你们的是传统是什么?你们的根在哪里?你们在哪里生活?怎样获得食 物?怎样管理国家?怎样解决棘手的权力和自由问题?如何划分民族集团和社会阶层?如 何对待深刻的、自古即有众多问题?你们从生到死一生的路标如何转换?你们是如何相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