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玉洞的地下奇观【引子】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时江山如画……逶迤绮丽的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东流,纵横万里,孕育了众多灿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谱写出一部壮丽的自然山水篇章。长江之滨的丰都,历来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不知从何朝何代开始,这里便有了鬼城的封号。“幽都”、“鬼国京都”,一个城市敢以“阴曹地府”自居,也真够重口味。在丰都诡秘的人文地理深处,有一处更加隐秘与神奇的地宫王国,它就是雪玉洞。【雪玉洞的晶莹世界】从丰都城出发,沿东南方向溯龙河车行20余公里,就到了雪玉洞。初看雪玉洞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的洞口隐藏在公路对岸的丛林,毫不起眼。但当你跨过一座桥,再沿着一个斜坡来到洞口,并由此抛开“尘世”,一步一步穿过狭窄而黝暗的廊道,一座晶莹雪白的地下王宫便骤然为你打开。雪玉洞发育于距今2.5亿年的早三叠系飞仙关组厚层石灰岩中,全长1644米。与我们常见的,发育于水平岩层的洞穴不同,雪玉洞为峡谷式洞穴,它很少有宽阔的洞厅,洞道深窄逼仄,人入其中,犹如行走在“地下峡谷”。得益于这种细而狭长的空间,雪玉洞的洞内环境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因此形成并完整保存了丰富的洞穴沉积物。这里沉积物,几乎涵盖地球的所有洞内沉积物类型,从重力水沉积类的滴水、流水、溅水、池水,到非重力水沉积类的毛细水;从潮湿沉积环境,到干燥沉积环境;从碳酸盐类到硫酸盐类。其个体形态之新奇瑰丽,矿物结晶之完美多样,数量之众多,质地之纯净,分布之广泛,皆为国内外洞穴所罕见。更难得的是,由于形成雪玉洞的灰岩质地极纯,洞穴环境封闭良好,洞顶厚度大,因而所生成的洞内景观“洁白如雪、质纯似玉”。有专家评价为“世界罕见的洁白如雪的溶洞‘冰雪世界’”。在滴水类沉积形成的鹅管、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千姿百态的沉积物中,以“白石林”大厅最为精彩,以音乐家之手命名的石笋最为逼真,“琼楼玉宇”发育最为齐全完整。而洞内鹅管则举目可见,形成的“鹅管林”重重叠叠,密如毛发,据说其密度居世界之最。而流石类沉积形成的石旗、石带、石幕、石盾、流石坝、石梯田和石瀑布等亦比比皆是。这类沉积主要见于洞内峡谷两侧,颜色洁白、质地纯净。它们是由洞壁的线状、片状及分散状的流水所形成。其中,石旗和石盾最具特色。石旗是洞内连续性水流作用,在洞壁和洞顶上形成的,薄而透明的碳酸钙沉积物。雪玉洞的“石旗之王”垂吊高度达8米,成为世界之最。它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巧夺天工,要花5万年以上才能形成,足见其之难得。石盾是岩层中的承压裂隙水,沿裂隙渗出右沉积形成。按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石盾更容易发育于洞壁或洞顶。然后,雪玉洞的地石盾体,却反其道而行之,出奇意料的生长洞穴的底部。其中最大的地盾,高达4米,因酷似企鹅而得名“雪玉企鹅”,是目前世界所有洞穴中的石盾之王。雪玉洞内的池塘沉积相当精彩。有边石坝,穴筏片,流状、块状、犬牙状以及塔珊瑚状的各种晶花等。其中塔珊瑚奖晶花,在特定条件下的浅水盆中才能形成,历来被视为洞中的珍品,美、法、墨西哥、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以色列诸国均有发现报导,并引起轰动。雪玉洞的塔珊瑚状晶花不仅形态优美,而且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珊瑚花群。雪玉洞内的非重力水沉积物分布十分普遍,其中石毛发和卷曲石,雪白纯净,且正在生长之中,极具观赏价值。卷曲石是毛细水形成的沉积物,常生长于鹅管、石钟乳石表面,呈不规则卷曲,细如银发。卷曲石对生长对环境要求极高,空气环境微弱变化,人类的不经意扰动,都可能造成卷曲石生长停止,变黑褪化。所以卷曲石的出现,往往成为洞穴环境优劣的标志。在洞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雪玉洞内既有碳酸盐类(文石和方解石)沉积又有硫酸盐类(石膏)沉积。由于前者的溶解度和可溶性均弱于后者,一般情况下碳酸盐类沉积的环境条件下,硫酸盐类沉积物难以形成。石膏沉积更容易形成在非滴、非流水的干燥环境。原来,雪玉洞洞道,在纵向切割单斜构造的条件下,形成了左、右(岸)壁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岩层中的渗滴水流, 顺岩层倾向由右壁流出, 形成多水湿润环境,大量的碳酸盐类沉积便沉积于此。而在洞道的左壁,水源补给被洞道阻隔,形成相对干燥少水的环境下, 又为石膏的生成创造了条件。因此,雪玉洞的石膏沉积均分布于洞道的左壁。雪玉洞的化学沉积物不仅色白如雪、质纯似玉,而且还是最年轻、生长最快的钟乳石生长型溶洞。这里的洞穴沉积物自1万年以来,处在快速成长阶段。通常,“石笋”的生长速度为100年一毫米左右,而雪玉洞每100 年的生长速度达到33毫米,堪称奇迹。【探秘羊子洞】从雪玉洞出来,我们便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外开放多年,可进入性如此强的雪玉洞尚且精品如云,沉积物保存尚且如此完好。那么它的周围还有没有常人进不去的洞穴呢?如果有,那么在这些更为隐秘的地下世界,是否还隐藏着更加精彩的奇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拜访了重庆著名的女探险家谭开鸥教授。长期就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