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药文化养生17
浅谈中医药文化养生
专业:建筑学
姓名:宋昀晖
电话选课时间:周二下午9,10节
中医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瑰宝。漫步在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细细品味。
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天地是生命起源的基地。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沐四时之气而成,乃是世间最宝贵的,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医养生学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告诫人们要以正气为本,重在预防为主,持之以恒地用正确而科学的养生知识和方法调摄机体,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防病抗衰的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有2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时辩证论治。所以是中医是 按着自然界自身发展的思路,说明人类诞生的原因。
中医几千年之前的经典著作,就明确地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自身发展而形成的,也可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而且,人类出现之后,也要靠自然物质的补充与营养,人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交换物质,才能维持生命的状态,古人称之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的五气,就是风、火、湿、燥、寒;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风火湿燥寒的五气,构成了四季自然气候的主要因素;酸苦甘辛咸的五味,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五气、五味可以代表对人体有益的万物。
人的生存离不开五气与五味,离开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因此说,古人对于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即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说,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润。如果人不能顺应自然,不能从自然界不断获取物质,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既然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那么,自然界的法则是什么呢?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阴”与“阳”,是世界最为本质的东西,它们决定着天地之间最根本的规律;是一切生的源泉,是一切死的原因;是划分、归类万物最高的纲领,是一切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动力。
经过千万年的观察、总结古人逐渐形成了阴阳的概念。古人认为,凡是温暖、向上、向外、光明、活动、清虚的物质属性,都是属于阳的范畴;与阳恰成对比的就是阴,凡是寒冷、向下、向内、黑暗、静止、浑浊的物质属性,都属于阴的范畴。
比如,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一天之中,白天因为光明温暖而属阳,夜晚由于黑暗寒凉而属
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于属于阳气在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
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而且,量变会逐渐积累为质变,古人称为“重阳必四季里人体发生的变化
中医养生应遵循的原则是阴,重阴必阳。”
人体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顺应季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里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又称天人相应。
人们都知道,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而春夏秋冬是由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决定的。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迹即黄道,古人所谓黄道吉日也由此而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生、长、收、藏是一年四季中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人体同样也不例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究其本质就是阳的变化,是生命能量的生长收藏。由此来看,阴阳的合二为一在此得到了体现,因为阴阳的变化其实就是阳的四季变化。就好比,春夏秋冬也就是太阳状态的变化体现一样。
中医理解四季,不是简单地从太阳与地球的转动这方面来看,而是从五行来说的。有的人一听五行便皱眉头,觉得是迷信,是风水先生在胡说八道,殊不知正是这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渐渐失落。
中国古代的四季变化之理,是从五行之理中衍生出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种状态,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
每个季节皆为一个从生至灭的小循环,一年四季为五行的一个大循环。四季阳气的变化各有不同,有其阶段性,也有其特殊性。
内经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也就告诉了人们应该如果在五行中,在四季变化中保持身体阴阳的中和平衡,即生、长、收(杀)、藏。
由此可知,养生重要,养藏也重要,生和藏之间,还有两点同样重要,即养长和养收。
生长收藏这四个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春季是阳气处于生这一状态的时段,春日以后,白天逐渐长了,气温也开始 回升,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生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30.doc
- 江西省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大纲25.doc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23.doc
-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40.doc
-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19.doc
- 江西诗派ppt28.ppt
- 江西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 - 副本36.doc
- 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季度报告全文8.pdf
- 江门市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题(四)12.doc
- 江阴周庄教你如何辨别市场利空时的空头陷阱13.ppt
最近下载
- 数字水务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探究活动设计.doc VIP
- 温州大学432统计学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pdf VIP
- 海底捞绩效考核海底捞绩效考核.doc
- 海南大宗商品交易所.pptx VIP
- 2020年温州大学考研真题432统计学(2020年) .pdf VIP
- 石河子大学2023-2024学年第1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docx
- 2025届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分类精编0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学生版.pdf VIP
- 储能系统并网发电启动试运行方案.pdf VIP
-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社会减糖大势所趋,明星产品呼之欲出-241114-东北证券-56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