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瞭望——思想有多远29
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作者:瞭望
6月5日--6月7日刚刚落槌的北京瀚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一幅出自著名画家邱汉桥先生之手编号为828的水墨作品《野湖小趣》(59*137厘米),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买后以57万元人民币成交。邱汉桥绘画作品在瀚海拍卖会的首次亮相,引来了藏家们的热烈追捧,现场竞拍十分热烈藏家们频频举牌都想把此精品归入囊中,对于一位用心于学术、研究古今的学术型画家,赢得藏家们青睐,当然不是偶然的,早在八十年代邱汉桥的作品就受到学术权威人士的认定!当今众多业内人士也分析其作品升值将会有无法估量的空间。
野湖小趣 北京翰海拍卖 2010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571,200
自1984年邱汉桥的绘画作品就在辽宁省乃至全国频频获奖,那时他才26岁,很多行内人说他属于出道早,出道见高的艺术家,1989年8月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展览期间不仅国家美术馆典藏他的几件作品。人民大会堂等艺术机构也纷纷派人来要求收藏邱汉桥先生的作品。更有胜者,当时香港某大财团驻深圳的总裁专程来北京看全国美术大展时发现了同时在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的邱汉桥的作品,他很兴奋,他连续三天来观看展览同时也找到邱汉桥先生、诚恳提出愿意以高价收藏他在美术馆展示的全部作品。画展展期十-天,几本厚厚的留言簿上记载着众多名家,艺术理论家对邱汉桥绘画艺术的赞赏之词:“大气磅礴、开一代先锋,黑白之中见宇宙等等”画展在一片赞扬声中落幕,当时年轻气盛的邱汉桥自己以为已经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此时他的恩师贾又福先生看出了邱汉桥已经满足与现状的态度,及时的提醒他说:“一个真正追求艺术真谛的人不应该轻易满足,不仅在技法上要探索也应同时在理论上加以更深入,更广泛的探究,只有这样你的艺术道路才会走的更高,更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调整邱汉桥终于让自己一颗浮躁的心沉静了下来,他觉得自己在绘画的技法和理论上依然存在这很多不足,自己还可以做的更好,很多方面还需要提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最终他婉言谢绝了众多想来收藏,收购他作品的藏家们的好意。
邱汉桥国画作品 《牧歌》
1997年邱汉桥终于下定决心隐居西山,开始了他长达七年对中国画精髓的探索与创新,他深深地体会到中国老庄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画不可分割的指导思想。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他很多的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庄子关于美学的主体认为: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论述,在美学史上庄子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另一方面,庄子认为的审美境界应当创作自由,美和美感应当真实,不只是表象。邱汉桥正是将老庄的哲学思想与中国画相融合,这一新理论观点让我们能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画与世界其他画种所不同的境界,这也是一种新的创新。 在这个金钱名利高于一切的时代,他可以抛掉这些专心研究中国画的精髓,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成功的,是当之无愧的。邱汉桥也是一个不满足的人,他总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总是在不断的吸取,不断的思考,不断的领悟,不断的创造,我想这是老庄思想带给他的一种精神上的感悟,让他更懂得绘画不仅仅是一门技法,还是一门绝美的艺术,一种精神,应内心明净,包罗万象,观通宇宙,使精神上得到升华,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经过七年的隐居西山对中国画的探索和对老庄思想的理解与深入,邱汉桥成熟了许多,对艺术上有了更多的领悟与提高,形成了一个质的飞跃。2006年邱汉桥为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新作《金秋无际》替下了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的绘画作品《松》,并且在浙江厅举行了邱汉桥画册首发式和作品观摩研讨会,众多著名美术理论家,名家及一些知名人士到场前来祝贺并发表感言,为邱汉桥能在中青年时期艺术境界就达到如此高度感到惊叹和欣慰,在研讨会上有众多美术理论家对他新的绘画作品做出了高度评价,如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勃舒先生发言所说:“邱汉桥的绘画作品暨古朴又很现代、很鲜活、很感人、不僵化、不勉强、不生硬、也不拔高,笔墨线的运用都很自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当大批画家还在朦朦胧胧之中,谈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时候,如何突破枷锁,如何变成一个新的风格的时候,邱汉桥的作品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邱汉桥国画山水 《清风细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翟墨先生发言说到:“邱汉桥的绘画作品是感人的,是非常真诚的情感,不虚假。他不是画一个具体的山,一个具体的农庄,具体一个什么区域,而是他对一个故土,对往日的生活的眷恋,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触动了他。要把心中的东西用绘画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绘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这种语言符合,从芥子园画卷到几千年的大家,都创造了很多套的语言,作为一个画家想继承这些语言,一定很不容易,要想创造自己的语言更难,要创造自己的语言符号,既要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