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话筒讲课19
这是练习气息的绕口令,开始说以前,先调整呼吸,让气沉丹田,气要吸满,但又不要过饱,免得难以控制。开始说的时候,要保持吸气的最终状态,中间不换气,既要说得快,又要说得清楚,还要有一定的音量,不能憋得脸红脖子粗地往外挤字。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原版有襁褓这个词)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春雨 嘀嗒,嘀嗒, 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嘀嗒,嘀嗒, 下小雨啦!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常用作主题曲。此外,《七子之歌·台湾》与《七子之歌·广州湾》也被改编谱曲为现代歌曲。 大门点评 “春雨贵如油”,春天的到来,春雨的到来,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不同的人呢也有不同的喜悦,你看,诗中一共有四个人物:种子是个小幼儿,娇弱又纯真;梨树是个美丽的大姐姐,柔和又甜美;麦苗是个小男孩,激动又着急;小朋友就是朗诵自己,热情又充满希望。于是,一首小诗,就表现了各种人物不同的喜悦。朗诵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种子、梨树、麦苗等等,用它们的感觉与语气来读,这就是这首诗的朗诵要点。声音可稍作设计和处理,语气和语速,则在体会了人物的差别后,会有自然的流露。 不怕不会 就怕不学 一回不会 再来一回 一天不会 不信不会 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埋头苦干。 不能一高一低,一好一坏,一差一错, 情绪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大猫毛儿短 小猫儿毛儿长 大猫比小猫儿毛儿短 小猫儿比大猫毛儿长 大热天儿,挂珠帘儿 歪脖儿树下五个小妞儿编花篮儿 大妞儿编了个绿花篮儿 二妞儿编了个红花篮儿 三妞儿编了个黄花篮儿 四妞儿编了个带蓝点儿的白花篮儿 五妞儿编了个不大不小、红底儿、黄边儿的彩花篮儿 舅舅去西街寻酒 酒就青椒酱 姐姐去斜街取鞋 鞋小挤脚尖 这段只有二十四个字的绕口令,每个字都是以舌面辅音j\q\x作声母的,字字都不要读成尖音,读时要注意舌尖不要碰上、下牙齿之间的齿缝,不要让舌头阻碍声音气流从齿缝间流出。 诗歌——雪花 雪花,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让我数数看: 一、二、三、四、五、六。 咦,刚数完, 雪花怎么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小水点。 雪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礼物,美丽而神奇。这首小诗充满了童趣,把孩子见到雪时的快乐和雪在手中融化了的惊奇表现得淋漓尽致。朗诵时一定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真实、认真。朗诵这首诗时,要把前面见到下雪的快乐和后面雪融化在手的惊奇,以及由此产生的掩饰不住的失望这种感情的巨大变化尽可能的表现出来! 长亭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霄别梦寒。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就是由他谱曲的。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 李叔同在写《送别》这首歌词时,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 ??大界长歌供稿 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