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学特性

种类和细菌分型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氏菌共有以下七个菌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绵羊李斯特菌(Listeriaiuanuii),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innocua),威尔斯李斯特菌(Listeriawelshimeri),西尔李斯特菌(Listeriaseeligeri),格雷李斯特菌(Listeriagrayi),默里李斯特菌(Listeriamurrayi)。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为革兰阳性菌,属厚壁菌门。

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成13个血清型,分别是1/2a,1/2b,1/2c,3a,3b,3c,4a,4b,4ab,4c,4d,4e和7。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为1/2b,1/2c,3a,3b,3c,4a,1/2a和4b,以后两型居多。该菌与多种革兰阳性菌有共同抗原,故血清学诊断无意义。

(二)来源

李斯特氏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在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上将其命名为李斯特氏菌。

(三)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症。

(四)传播途径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其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菌。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产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可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上升趋势。

(五)易感性

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及40岁以上的成人。此外,酗酒者,免疫系统损伤或缺陷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及器官移植者也易被该菌感染。

(六)潜伏期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感染后3~70d出现症状。健康成人可出现类似流感的轻微症状,而易感者的症状为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孕妇出现流产。

(七)剂量一效应关系

单增李氏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该菌的毒力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因为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

(八)致病性

1.致病机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该菌诱导以CD8+H和CD4+T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破坏宿主免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够黏附和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侵入上皮细胞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并随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最后到达内脏器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在单核巨噬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内存活并繁殖,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体液免疫如抗体和补体介导的裂解反应。

2.所致疾病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5%。其致病物质为李斯特溶素o,与链球菌溶素o和肺炎链球菌溶素的基因具有同源性。此溶血素需细菌被吞噬后在细胞内生长时释放,这与细菌能在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内生长及在细胞间转播有关。

本菌所致的新生儿疾患有早发和晚发两种类型。早发型为宫内感染,常致婴儿败血症,病死率极高,晚发型在出生后2~3周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等。本菌致成人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九)变异性

对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变异性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资料可以证实。

(十)环境中的稳定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在2~42℃下生存,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进行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十一)药物敏感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均敏感。

(十二)消毒剂敏感性

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对碱和盐的抵抗力强。

(十三)物理灭活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60~70℃经5~20min可杀死。

(十四)在宿主体外存活

体外培养菌营养要求不高,在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