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逍遥游》z.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逍遥游》z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野马也,尘埃也: 3.南冥者,天池也: 4.腹犹果然: 5.众人匹之: 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7.是鸟也: 8.虽然,犹有未树也: D.古今异义: 海动。 山野中的雾气。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很饱的样子。 一般人。大家,许多的人。 旋风。 代词,这样。 虽然这样。 9.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毛,指草木。 10.怒而飞: 11.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2.小年不及大年: 13.志怪者也: 14.去以六月息者也: 15.彼且恶乎待哉: 16.蟪蛄不知春秋: 17.我决起而飞: 振奋。 无所为,无功利。 寿命短的。 记。 离开。 何,疑问代词。 指四季。 快速的样子。 * 逍 遥 游 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 之作,莫能先也。” “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 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 ——郭沫若 庄子,名周,战国中 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唯心主义哲学家),道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又叫《南华 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 及后学所作,今存33篇,其 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 篇11篇。文笔汪洋恣肆,想 象奇特丰富,善用寓言,富 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 惠子相梁: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 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 吓我邪?” ——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 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 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 涂中。” 曳尾于涂: ——崇尚自由 ——超脱达观 庄子临死: ——安时处顺,穷通自乐 学生为不能厚葬老师而流泪,庄子坦然微 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 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 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 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 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 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 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 这样偏心呢?” 道——世界的根源,世界的普遍规律。道是 超越物我、是非与好恶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人生 的一种体悟,达到这种境界,便可获得最大的精 神快乐。 A.以道为本 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激浪湍流, 随时都有把人吞食下去的可能,每一个人一生下 来,便要面对这种社会生活的苦难。 是什么力量对人生在起作用呢?是命。“不 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命”便是人无法 把握的一种社会必然性。 在命运的支配作用下,人应该如何进行合理 的生活呢?“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 能之。”无怨无悔,无心无情,安然顺命。 B.安命无为 C.万物一体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 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 周 梦 蝶 朝 三 暮 四 C.万物一体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之间都有共同性,否认 了事物的差别,认为贵贱、贫富荣辱、是非、 名利、得失乃至生死都是一体的。生的结果总 是死,而生死本身也不过是气化流行,因而生 与死都是无所谓的。 D.逍遥而游 “逍遥”是优游自得的样子;“游” 是遨游。“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 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 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 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傍徨乎无为 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D.逍遥而游 这种心灵的遨游说穿了就是一种超越 于喜、怒、哀、乐之感情的起伏与利害得 失之价值的牵涉及是非真假之意识的冲 突,达到一种无心无情,无思无虑,不动 心的状态。 D.逍遥而游 “中国的知识分子成功时是儒家,失败时 便是道家。” “儒家教我们入世,教我们扎根于这块土 地,道家教我们出世,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 的翅膀。” ——林语堂 ——于丹 ——陶渊明 ——苏轼 第四,倡导回归自然。 积极的一面: 第一,淡化物欲; 第二,倡导高雅、舒适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 界,减轻精神痛苦; 第三,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摩擦; 和谐社会; 以晋人郭象、向秀为代表,主张鲲鹏和斥晏 鸟虽然大小有别,但同属自足,各自逍遥。他们 的“逍遥”义,乃任其自然、安于现状而已。这 种解说,有失庄子之旨。一则,庄文中一再申明 的“小大之辩”、“小知不及大知”,即庄子通 过“鹏晏鸟对照”着意表达的小与大的差别已全 然不见;再则,把“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