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ppt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不计其数。” 李大人:“我国不但国力雄厚,也是礼仪之邦,我们出洋这么多次,从未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分财富,我们总是厚往薄来,我们赢得沿途多少国家人民的欢迎和赞扬啊。皇上英明,郑大人也劳苦功高啊,想起上次,我们在古里遇上强盗,被强盗包围,幸好我们的郑大人英勇机智,击退海盗,当地的百姓很感谢我们啊!” 郑和:“海盗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看看我们的军队装备多么精良,武器多么先进。”  ………… 《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情景剧《郑和下西洋》 第一幕 人物介绍 总负责人 : 郑和 外交负责人:李大人 贸易负责人:张大人 军事负责人:黄大人 船务负责人:胡大人 后勤负责人:宋大人 第二幕 航海归来 情景剧场:见面互打招呼:“各位大人好!” 李大人:“此次远航,我们收获颇丰啊!” 胡大人:“是啊,我们此次返航回国带了很多贡品,有胡椒、珍珠、珊瑚、等奇珍异宝,还有大象、长颈鹿、狮子、金 钱豹等珍贵野兽啊!” 黄大人:“这些珍奇的动物,皇上一定很喜欢。” 张大人:“此次返航归国,我们不但带上了奇珍异宝,还带上 了多国的外交使者和商人,听说这些商人带了不少商品, 准备在我国进行交易。” 胡大人:“太好了,各国之间互通有无,肯定会使我大明皇朝更加繁荣昌盛。” 宋大人:今天天气真好,诸位看看,海面上真是风平浪静啊,想想前几天的风暴,现在还心有余悸啊,幸好我们的宝船牢固。我们郑大人航海技术高超,指挥得当,不然我和各位早已去阎罗王那里报到了。” 李大人:“郑大人的航海技术确实是无人能比啊!” 张大人:“每每看到我们的船队,我就激动不已啊,诸位看看我们的宝船,足足有60多艘,我们有天下最大的宝船,足足有九桅十二帆,单单一个锚,就有几千 斤重,我们还有马船、粮船、战船、坐船等,装备多齐全啊,再看看我们下西洋的人员,足足有两万多人,多壮观啊,古今中外,哪朝能比,哪国能比啊!” 郑和:“船队如此庞大,辛苦了我们的宋大人,宋大人每天负责我们的起居饮食费了不少心机啊,你们看,我们的船队还有专门的补给舰,还可以在船上面饲养家畜,种植蔬菜,每天给我们提供新鲜的食物,真是不容易啊!” 宋大人:“这点小事不在话下,我们能够下西洋,还真是感谢皇上,没有皇上的支持,没有我们大明皇朝的支持,我们哪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航行,不说其他的,光说我们这次出洋,送给各国的丝绸、陶瓷、茶叶、 1.你能结合剧中的内容,说说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吗? 2.你能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吗,请动手画画 看(注意出发地、最远到达哪里?)。 3.郑和在执行使命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4.郑和完成了使命了吗?他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完成使命 ? 5.写一篇报道稿,报道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情况,主要介绍事件的时间、相关地点、 背景(目的)、简单经过、结果及影响。 自主探究: 郑和下西洋的航程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刘家港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物质前提: 技术条件: 主观因素: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郑和的个人因素;优秀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西 洋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120吨 100吨 50吨 长24.5米 宽6米 大号宝船长151.8米 宽61.6米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800人 人数 1次 4次 7次 次数 1497-1498年 1492-1504年 1405-1433年 时间 绕过非洲南 端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 下西洋 地点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姓名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危机 1、材料中的“我”指谁? 2、“海波不平”指的是什么? 3、“我”的愿望最终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有什么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二、戚继光抗倭 阅读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问题探究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台州 登州 福建 广东 戚家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 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