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技术演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黄瓜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一)农业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 。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浸种1h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min,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3、与非瓜类作物实行轮作到茬。 4、加强田间管理;打除底部老叶、病叶、黄叶残枝增强通风透光,及时排湿减少病害发生。 . 黄瓜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 (一)农业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 。代森铵水剂500倍液浸种1h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min,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3、与非瓜类作物实行轮作到茬。 4、加强田间管理;打除底部老叶、病叶、黄叶残枝增强通风透光,及时排湿减少病害发生。 . 黄瓜细菌性病害防治 (二)药剂防治: 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23%快杀尽可湿性粉剂500~900倍液 ,50%代森锌、50%甲霜铜、50%代森铵、14%络氨铜、77%可杀得等,连防3~4次。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1.病斑形状与大小: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病斑均由于受叶脉的限制而成多角形,细菌性角斑病的病斑较小;而霜霉病的斑较大,扩散蔓延快,后期病斑会连成一片。 2.病斑颜色和穿孔:细菌性角斑病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后期易开裂形成穿孔;霜霉病的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穿孔。 3.叶背面病斑特征:将病叶采回,用保温法培养病菌,24小时后观察。病斑为水渍状,产生乳白色菌脓者,为细菌性角斑病;病斑长出紫灰色或黑色霉层者,为霜霉病。湿度大的棚室,清晨观察叶片,就能区分。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4.病叶对光的透视度:有透光感觉的是细菌性角斑病;无透光感觉的是霜霉病。 5.发病部位: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和果实上均发病,而霜霉病主要侵害叶片。果实受害,初期为水渍状,表面有白色菌脓,病斑向果肉扩展、变色,可确诊为细菌性角斑病。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的防治 1.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如津春4号。发病期间可用药剂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DT杀菌剂、农用链霉素和10%铜粉尘剂等。 2.霜霉病的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瑞毒锰锌、瑞毒霉和杀毒矾。由于这3种药剂已经使用多年,病菌已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可使用新药剂进行防治,如10%百菌清烟雾剂,40%达利·宁悬浮剂,以及具有良好内吸作用的72%普力克、30%霜霉净、72%克露和69%安克锰锌等。上述药剂要交·替使用 . 黄瓜靶斑病 发病症状 黄瓜靶斑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叶片,以中下部叶片受害严重。 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 ,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 。 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 ,对光观察叶脉色深,网状更加明显,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 。 . 黄瓜靶斑病 . 黄瓜靶斑病 发病条件 (1)品种抗性:品种对病情的影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平均病情指数可相差20左右。如津春3号在相同条件下受害明显较轻。 (2)环境:①土壤肥沃,底肥充足,黄瓜植株生长健壮的田块,靶斑病发生较轻;肥力不足,土壤贫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色黄,质地较薄,则发病严重。②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田间湿度较大的田块,往往发病较重;保护地中缓冲室及过道附近发病明显较轻;灌后遇雨,发病重。 . 黄瓜靶斑病 防治方法 1、适时轮作 发病田应与非寄主 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搞好棚内温湿度管理,注意放风排湿,改善通风透气性能。 2、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侵染源。注意通风排湿,增加光照,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 . 黄瓜靶斑病 防治方法 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治2至3次,发病严重的,加喷铜制剂,可喷施64%可杀得叁千1500倍液,或30%硝基腐殖酸铜可湿性粉剂600至800倍液,叶面喷雾,轮换交替用药。 . 黄瓜病毒病症状 黄瓜病毒病又称黄瓜花叶病 。 苗期发病时子叶变黄枯萎,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 成株发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病叶小略皱缩,严重时叶片反卷,病株下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