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哺乳纲(Mammalia)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doc

第七节: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哺乳纲(Mammalia)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哺乳纲(Mammalia)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它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从爬行动物起源的,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适应陆栖生活所遇到的许多基本矛盾,并在新陈代谢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础上获得了恒温。因而鸟类与哺乳类又称为恒温动物。 一、哺乳类的进步特征: 1、体表被毛——保温。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主动适应环境。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的成活率。 6、具有动物界最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这些进步性特征,使哺乳类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分布几遍全球,广泛适应辐射,形成了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等多种生态类群。 二、哺乳纲的系统特征: (一)繁殖: 1、全部哺乳,绝大多数胎生。 除单孔类为卵生外,均胎生、哺乳。 胎生使胚胎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条件优越,成活率高。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哺乳动物的胎儿借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幼儿时从母体产出。 胎盘——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结构,胎儿借胎盘与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进行物质交换,具有胎儿暂时性肺、肝、小肠、肾的功能,并能产生激素。 胎儿与母体这两套血液循环系统并不通连,而是被一极薄(约2μm厚)的膜所隔开,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透过膜起弥散作用来交换的。 哺乳类的胎盘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前者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就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样易于脱离,不使子宫壁大出血。蜕膜胎盘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生时需将子宫壁内膜一起撕下产出,造成大量流血。蜕膜胎盘的效能高,更有利于胚胎发育,一般认为是属于哺乳类的较高等的类型特征。 无蜕膜胎盘一般包括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在绒毛膜上,鲸、狐猴以及某些有蹄类属此)和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小叶丛,散布在绒毛膜上,大多数反刍动物属此)。蜕膜胎盘一般包括环状胎盘(绒毛呈环带状分布,食肉目、象、海豹等属此)和盘状胎盘(绒毛呈盘状分布,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和多数灵长目属此)。人的胎盘即为一种盘状胎盘。 胎生使胚胎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条件优越,成活率高。胎生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2、生殖器官: (1)主性器官: 雄性——睾丸 雌性——卵巢。 功能: ① 产生生殖细胞; ② 分泌性激素。 (2)附性器官 雄性:附睾,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 雌性: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功能: ① 输送生殖细胞; ② 为胚胎发育提供条件。 哺乳类的子宫有多种类型。原始类型为双体子宫(如啮齿类),较高等种类则为分隔子宫(如猪)、双角子宫(如有蹄类、食肉类)和单子宫(如蝙蝠、灵长目)。单子宫一般产仔数目较少。 (二)外形: 体外被毛。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陆生种类前肢的肘关节向后转、后肢的膝关节向前转,从而使四肢紧贴于躯体下方,提高了支撑、奔跑和跳跃的能力,结束了低等陆栖动物以腹壁贴地,用尾巴作为运动的辅助器官的局面。尾起运动平衡作用,牛和马的尾可驱赶昆虫,袋鼠的尾可撑地,但尾大都趋于退化。 水栖种类(如鲸)体呈鱼形,附肢呈桨状,尾似鳍可划水。飞翔种类(如蝙蝠)前肢特化为翼。穴居种类(如鼹鼠)体躯粗短,前肢特化如铲状,适应掘土。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的组成: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表皮的角质层发达,真皮结构致密,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感觉末梢和皮下脂肪,故皮肤不仅有良好的抗透水、抗张力和抗菌性,而且有感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皮肤腺发达——主要有4种类型: ①皮脂腺(泡状腺):多开口于毛囊基部,分泌的油脂可柔润皮肤及其衍生物。 ②汗腺(管状腺):下陷入真皮深处,盘卷成团。出汗是散热和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的又一有效途径。 ③乳腺(管状腺与泡状腺复合的腺体):是特化的汗腺,为哺乳类特有。除原兽亚纲外,乳腺分布集中的部位形成乳房,出口集中的部位形成乳头。 ④味腺(臭腺):由汗腺或皮脂腺特化而来,可产生特殊气味的物质,与防卫、种内嗅觉联系和两性间的吸引有关,如黄鼬肛门的臭腺、麝鼠尾基部的香腺等。 3、衍生物:毛,角,爪,指(趾),蹄,齿等。 (四)骨骼系统: 特点:脊柱分区明显,结构坚实而灵活;四肢下移至腹面,出现肘(elbow)和膝(knee),将躯体撑起,适宜在陆上快速运动;头骨因脑与嗅囊(鼻囊)的高度发达而有较大特化。 演化趋向: ①骨化完全,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