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力压裂设计汇
水力压裂设计 Hydraulic Fracturing 背景 第一节 水力压裂概述 第二节、地应力分析与破裂压力1 地应力场 (2) 构造应力 定义:地壳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地应力的一个分量。 特点 构造应力属于水平的平面应力状态 挤压构造力引起挤压构造应力 张性构造力引起拉张构造应力 构造运动的边界影响使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 断层和裂缝发育区 — 正断层,水平应力?x可能只有垂向应力?z的1/3。 (3) 热应力 原因:地层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增量。 计算方法 2 人工裂缝方位 显裂缝地层很难出现人工裂缝。 微裂缝地层 —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 —基本上沿微裂缝方向发展,把微裂缝串成显裂缝 (4)井壁上的总周向应力(应力迭加原理)??=地应力+井筒内压+渗滤引起的周向应力 2 水力压裂造缝条件 (1) 形成垂直缝 岩石破坏条件 有液体渗滤 无液体渗滤 有液体渗滤 无液体渗滤 3 破裂压力梯度 定义 三、 地应力的测量及计算 (1) 矿场测量 — 水力压裂法 — 井眼椭圆法(井壁崩落法) 压裂液的组成 前置液 携砂液 顶替液 (完整的压裂泵注程序中还可以有清孔液、前垫液、预前置液) 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 (1) 与地层岩石和地下流体的配伍性; (2) 有效地悬浮和输送支撑剂到裂缝深部; (3) 滤失少 ; (4) 低摩阻 ; (5) 低残渣、易返排 ; (6) 热稳定性和抗剪切稳定性 。 第四节 水力压裂设计模型 裂缝延伸二维模型 卡特模型 Carter, 1957年 GDK 模型 Christianovich、Geertsma、Deklerk PKN 模型 Perkins和Kern 提出, Norgren完善 裂缝延伸三维模型 一、卡特模型1 几何模型 2 主要假设 (1)裂缝等宽。 (2)压裂液从缝壁垂直而又线性地渗入地层; (3)地层中某点的滤失速度取决于此点暴露于液体中的时间, 即: 3 计算公式 忽略压缩性,由物质平衡: Q(t)=QL(t)+QF(t) 用拉氏变换, 最终得裂缝面积公式: 二、 GDK 模型 1 几何模型Khristianovich、 Geertsma、Deklerk Daneshy 2 假设条件 (1)岩石为均质各向同性。 (2)岩石变形服从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3)流体在缝内作一维层流流动, 缝高方向裂缝呈矩形。 (4)缝中X方向压降由摩阻产生, 不考虑动能和势能影响。 (5)裂缝高度和施工排量恒定。 3 理论基础 运用了体积平衡方程; 压降与宽度关系由泊稷叶理论导出; 用England和Green公式求缝宽时, 还运用了裂缝平衡延伸理论。 此模型是现在最常用的两个二维延伸模型之一。 4 计算公式 三、 PKN 模型 1 几何模型 Perkins Kern Norgren 2 假设条件 (1)裂缝为垂直裂缝, 其高度恒定。 (2)裂缝高度方向上为椭圆面, 其横截面最大宽度满足Sneddon方程: W(x,t)=2(1-υ2 )(p-σ)H/E (3)施工排量恒定 (4)长度方向的变化采用物质平衡原理求得 (5)裂缝前端液体压力等于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 3 计算公式 压降方程 四、 GDK 和PKN模型的比较 4 颗粒形状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支撑剂颗粒是不规则的颗粒,而不是规则的球体(有些接近于球形) — 颗粒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比同体积的球体表面积大; — 颗粒的表面是粗糙的; — 颗粒的形状是不对称的 不规则颗粒的沉降速度小于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 思路 支撑剂在裂缝高度上的分布 平衡流速、平衡高度的计算 砂堤的堆起速度 平衡时间 1 支撑剂在裂缝高度上的分布 2 平衡流速与阻力流速 平衡流速 问题 1 阻力速度的定义 2 区别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计算公式 3 复习湿周与过流面积的关系 4 区别层流和紊流下阻力速度与平衡流速的关系 5 砂堤堆起速度与流速和平衡流速的关系 6 砂堤堆起高度与时间的经验关系 7 平衡时间的计算方法 例6-3 牛顿型压裂液粘度μf=30mPa.s,密度?f=1000kg/m3;石英砂支撑剂颗粒密度?s=2650kg/m3,平均粒径dp=1.143?10-3m,砂比S=10%;裂缝高度Hf=10m,裂缝宽度w=4.76?10-3m;试计算双翼裂缝中排量Q为0.8和2.0m3/min时的平衡高度和平衡时间。 解 (1) 计算支撑剂沉降速度 假设支撑剂沉降处于层流状态,按表6-8中公式计算自由沉降速度,vp=0.039m/s。 校核流态:颗粒雷诺数NRep=1.4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