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产法讲义汇
第一章 破产与破产法 一、破产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为满足债权人正当合理的清偿请求,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下,就债务人的总财产实行的以分配为目的的清算程序。 破产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比喻事情失败;丧失全部财产; 意大利语:bankurup, 中世纪后期,当一些商人和手工业者无力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就会到其经营成所将工作台砸破。“破产”即砸破工作台。 法律含义:广义——和解、重整、破产清算; 狭义——破产清算 2、破产的特征: a. 破产是债权实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b. 破产是在特定情况下所运用的偿债程序。 c. 破产程序的目的在于公平的清偿所欠债权人的债务。 d. 破产是在法院的指挥和监督下实施的债务清理程序。 e. 破产程序具有总括强制执行的特征。 3.法律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区别 经济上的破产概念:盈利——亏损 民事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 有无清偿能力; 个别债权人与全体债权人; 标的的种类:财产、行为义务——财产; 原被告——申请人 判决——裁定 二、破产法的概念和立法模式 1、破产法概念: 破产法是关于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宣告其破产,并由法院对其全部财产进行清理、分配或由其进行和解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破产法典的立法模式:主要两种 (1) 程序式编纂主义:不区分程序规范与实体规范,按破产程序发生的先后阶段顺序进行规定,实体性规范不占主导地位。我国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大体采用了程序式编纂主义。 (2) 混合式编纂主义:将程序性规范和实体性内容同样详细的规定在一个统一的破产法典中,又分为程序编和实体编两部分。 3、破产立法在破产适用范围、破产财产构成、破产宣告的效力采用不同立法原则: (1) 商人破产主义、一般破产主义、折衷主义。 (2)和解前置主义与和解分离主义。 (3) 职权主义、申请主义与折衷主义。依:破产程序启动方式不同。 (4) 溯及主义与不溯及主义。依:破产宣告的效力。 破产宣告溯及主义: 破产宣告的效力及于破产宣告前法定期间,在此期间所为的行为是无效的。采取的国家有英国、法国。 破产宣告不溯及主义: 破产宣告剥夺破产人管理处分其财产的效力只及于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后的行为,对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所为的行为不产生影响的一种立法原则和学说。破产不溯及主义对破产人的诈害行为无任何制约作用,破产立法不得不创设破产撤销权制度以示补救。 (5) 固定主义与膨胀主义。依:对破产财产范围划分。 (6) 免责主义与不免责主义。依:破产人于破产终结后对剩余债务清偿责任划分。 (7) 我国:和解分立主义;破产程序开始的申请主义;破产宣告的不溯及主义;破产财产的膨胀主义。 三、破产法的立法目的 1.首要目的: 给债权人利益以平等的和最大限度的保护(通过破产程序,可以使他们的债权请求得到公正的 待遇,避免了在缺乏公平清偿秩序的情况下可能受到的损害)。 破产制度的产生根源: 满足债权人公正分配要求?破产立法的首要目的。 债权债务关系不是恒久无期限的法律关系?从发生到消灭过程 债的消灭过程中伴随大量争执,解决争执可通过: *私下和解 *通过诉讼实施个别执行 债权人防止债务人资本亏空,通常设立财产担保,然而有些债务无法事前担保(侵权之债)? “为维持多数相互竞合的债权人之间公平清偿起见,不能不特别考虑债权之实现方法,为此需要而产生的制度,则为破产制度。” 以大陆法强制执行立法为例,分析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两个以上债权人就债务人的特定财产申请强制执行时: 申请人平等受偿? 平等主义 以申请的前后顺序而有受偿循序的前后之分? 优先主义 2。对债务人提供救济 a.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可自己申请破产程序,从个别诉讼和执 行的繁琐中解脱出来,免去相当的时间和费用; b. 破产程序中债务人还可与债权人达成和解,从而享受到部分债务的免除、分期或延期偿还债务甚至避免最终破产的好处; c. 免责主义立法例可免除自然人对剩余债务的清偿责任,债务人可以收集资财东山再起。 3。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a. 破产法通过对破产债务及时、合理的清理,可以消除破产状态下债务的恶性膨胀,避免连锁破产,使社会经济不致因某些企业主体的消灭而停止或中断循环; b. 破产法通过对经营水平低下企业的淘汰,有助于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c. 通过对破产企业的处理,敦促社会一般企业增强危机意识,改善经营状况,避免和减少破产发生现象。 四、破产法的历史沿革 1。古罗马的破产法萌芽: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 Lex Poptelia禁止贩卖为奴和处死 对人执行转向对财产执行 古罗马的破产法特点: 执行对象; 私力救济和公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