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的韵律研究
Report of Phonetic Research 2008
PAGE
PAGE 6
汉语的韵律研究这是第八届全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的大会英文报告的扩充中文版,完整的英文版将在吴先生百岁文集上发表(商务印书馆,2009)。
这是第八届全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的大会英文报告的扩充中文版,完整的英文版将在吴先生百岁文集上发表(商务印书馆,2009)。
——吴宗济先生的韵律思想及其深远影响
李爱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吴宗济先生70余年的音路历程,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现代语音学发展的光辉历程。他运用现代语音学的实验手段,对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性展开了开创性的全面探索,不仅对音段的声学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而且对汉语的韵律特性及其在言语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吴宗济先生语言学论文集》便是吴宗济先生音路历程的缩影。
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的时候,我们重点介绍他在汉语韵律研究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提出的或然变调和必然变调的语调思想,以及近年来他对篇章韵律和书法绘画等等其他艺术表达手段的共同特性的探索。
吴宗济先生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积极带领同仁和学生共同研究,他的影响已经涉及几代人。吴宗济先生十分注重语音研究成果在言语工程中的应用,特别是对提高汉语语音合成的自然度的影响。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国内外对汉语韵律的研究越来越繁荣,推动了韵律研究,也推动了整个语音研究与言语工程技术的合作。
1引言
二十世纪初期,刘复、赵元任两位语言学大师,开始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对声调进行研究,浪纹计是测算声调频率的主要工具。赵先生在系统阐述了汉语语调的定义、语调的类型以及语调和字调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汉语的语调实际是词的或固有的字调和语调本身的代数和是“小波浪加大波浪”的著名理论。
吴宗济先生师从赵元任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普通话的音段特征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80年代开始从事普通话的变调研究,并继承和发展了赵先生的语调思想,将赵先生提出的“橡皮条效应”以及“小波浪和大波浪”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在语法、语音和音系三个层面考察语调的变化模式。通过对二字到四字的变调的调形分析,找出短语中的连读变调规律,作为研究成句语调的基础。提出了逐级变调的多米诺变调规则和语调的移调规则等,还制定了韵律标注系统,确定了一系列语音合成中韵律合成规则。他的语调思想的核心就是 “必然变调”加 “或然变调”。
在吴宗济先生的影响下,汉语声调、语调以及相关的韵律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就繁荣起来。
1.1语调
在语调研究方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型,例如,许毅提出的并行编码和目标接近 (PENTA) 模型,沈炯的高低线语调模型,石基琳的STEM-ML模型,等等。此外,林茂灿对汉语的陈述和疑问语调进行了研究,他借鉴自主音段-节律理论(Autosegmental-metrical theory, 简称AM理论),认为语调有两个变量:重音和边界调。这两个变量通过语句韵律结构,制约其基频和时长变化。曹剑芬通过分析声调和语调生成的客观物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阐述了汉语语调的深层本质和内在结构,解析了声调和语调的代数和关系。郑秋豫则从篇章角度对语调的表现进行研究,认为在小浪、大浪之上,还有更大的潮涌。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生力军的崛起(例如,高美淑2001;江海燕2006;陈虎2006;曹文2006;王韫佳,阮吕娜2007,等等)以及对各种方言的声调和调连的研究(如:K. K. Luke、 Chen Fangxin、 Lee Wai-Sum 2001;Eric Zee、Lee Wai-Sam 2004;Ying Wai WONG 2006;石锋等 1996-2006;李晓华、陈玉东、邹煜2006;陶建华 2003;曹阳、黄泰翼和徐波 2004;路继伦1999)和对方言语调研究的逐步展开(例如,CHOW Shuen 周璇2001),使得汉语的语调研究更加丰富多彩。
1.2轻重音、时长和节奏
对于汉语的轻重音,赵元任(1968)主张分成正常重音、对比重音和弱重音三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一方面是大量的对轻声的研究,例如,林焘(1983)通过切音合成的感知试实验探讨轻声的性质,认为分辨轻重音以音长的变化为主。林茂灿等(1980,1990)研究了轻声的声学表现,认为轻声的变化主要是长度缩短和能量减少而引起的,轻声是弱重音。曹剑芬(1986,1995b)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轻声的听觉印象是语音四要素综合变化的效应,相对说来,音高的作用更加显著,而且具有比较稳定的模式。王嘉龄等(1988,1997)从音系学角度研究轻声,并考察了天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毕业论文要求及其写作格式】.doc
- 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doc.doc
- 毕业论文精品——分支线耦合器的设计及仿真.doc
- 毕业论文计划书、任务书.doc
-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最新整理).doc
- 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指导【可编辑版】.doc
-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与修改.doc
- 毕业论文评审表 -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doc
- 毕业论文(设计)-传播教育信息指导教学工作.doc
- 毕业论文:英汉词汇理据习得刍议.doc
- DGTJ08-2013-2019 钢渣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GTJ08-2041-2021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标准.docx
- 2026届陕西省汉滨区语文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彭加木纪念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卫辉市招聘教师笔试面试成绩花名册、.doc
- DGTJ08-2040-2021 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技术标准.docx
- DGTJ08-2036-2018 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标准.docx
- DGTJ08-2046-2008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档案编制技术规程.docx
- DGTJ08-2009-2016 有线网络建设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