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比较研究汇编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以及新兴的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私人主动融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公私合伙制)以及各种应用形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拓宽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投融资模式;PFI;PPP;BOT
??? A Com para tive Study on the Investm en t and F nianci ng M odes of the Urban Infra structure Abstract:W ith the constant deepening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infrastructure has an increasingly great mipact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even setting a lmi it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as a bottleneck,for which the reason is the lack of money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lack of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s as well.This paper makes a com2 parative study on various app lication modes,such as the traditional invesmtent and financing modes,the newly emerging PF I(Private Fi2 nance Initiative)and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s),in an attemp t to p 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ansion of infrastructure’s invest2ment and financing channels.
Key words:the modes for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PF I;PPP;BOT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7)0920053204
???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它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2004午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有鉴于此,本文将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以及新兴的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私人主动融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s公私合伙制)[1]以及各种应用形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拓宽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改善基础设施资金短缺的现状提供参考。
1.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
1.1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传统模式
???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将基础设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基础设施,即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以及其他交通部门。另一类是社会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文教、医疗保健等[2]。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经济基础设施。???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部门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政府几乎包揽了全部基础设施项目的全部投资。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投资[3]。
??? 主要包括政府从财政收入中的拨款,税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税以及某些专项资金。虽然财政投资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中逐渐力不从心,在我国现阶段,它依然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地储备制度融资[4]。
??? 指地方政府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对通过收回、收购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予以储存,以满足城市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