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牡蛎的养殖
概 述 牡蛎是我国沿海最为常见的一种贝类,俗称蚝(广东、福建)、蛎黄(浙江、江苏)、海蛎子(山东以北沿海)。其软体部中含蛋白质45%~57%、脂肪7%~11%、肝糖19%一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灰分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海洋牛奶”之称。其肉可食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蛎壳可作贝苗的附着基,是烧制石灰的好原料,也可加工制作钮扣和工艺品等,也是家禽、家畜饲料钙的来源。 牡蛎的种类繁多,全世界计有一百多种,其产量在贝类中居第一位。我国沿海已报道20几种,国内主要养殖种类有: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大连湾牡蛎、太平洋牡蛎(长牡蛎)。 内 容 第一节 牡蛎的生物学及生态学 第二节 牡蛎人工育苗 第三节 牡蛎的采苗与养成 第四节 牡蛎的收获 第一节 牡蛎的生物学及生态学 一、牡蛎的主要种类与生物学 二、牡蛎的生态习性 三、牡蛎的繁殖 四、牡蛎的个体发育 五、牡蛎的生长 六、牡蛎幼虫的固着 一、牡蛎的主要种类与生物学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牡蛎两壳不等,左壳大,右壳小,壳表很粗糙,具鳞、棘刺等。单柱类,二孔型,无水管。 主要养殖品种有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大连湾牡蛎、太平洋牡蛎(长牡蛎)。 长牡蛎 也叫太平洋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壳长为壳高的3倍左右。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下很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 人工养殖壳长可达10cm 左右可收获 近江牡蛎 贝壳大型而坚厚,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时淡紫色。闭壳肌痕很大,淡黄色。 一般河口咸淡水处为聚集区,人工养殖2-3龄壳长15-20cm达商品规格。 左壳坚厚极凸,自壳顶部射出数条粗壮的放射肋,鳞片粗壮竖起。壳表面灰黄色,杂以紫褐色斑纹。壳内面为灰白色,有光泽。铰合部小。韧带槽长而深,三角形。闭壳肌痕大。 褶牡蛎 贝壳小而薄,三角形或长条形,右壳平如盖,壳面具有数层同心环状的鳞片,壳面多为淡黄色,夹杂有紫褐色或黑色条纹。左壳凹陷很深,壳面鳞片层较少,具粗壮放射肋。壳内面灰白色,韧带槽狭长。生长快,一般养殖一周年,壳长6-7厘米时收获。 密鳞牡蛎 壳厚大,近圆形。壳顶前后常有耳。右壳表有薄而细的鳞片,左壳鳞片疏而粗,放射肋粗大。 二、牡蛎的生态习性 牡蛎终生营固着生活,不能脱离固形物而自行移动,它的一生只有开壳和闭壳运动。运动时只限于右壳作上下挪动。牡蛎通过贝壳运动进行呼吸、摄食、生殖、排泄和渡过不良环境。 (一)群聚习性 自然栖息或人工养殖的牡蛎,都由各个年龄的个体群聚而生,在固着基上互相堆积。 (二)分布 1.水平分布 褶牡蛎适应能力强,分布从热带的印度洋至我国亚寒带的北部沿海均有分布,且多生活在盐度多变的潮间带;近江牡蛎分布于我国南北,但只栖息于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的内湾;大连湾牡蛎为狭盐狭温性,只分布于黄渤海远离河口的高盐度海区;密鳞牡蛎为广温狭盐性。 2.垂直分布 近江牡蛎一般在低潮线附近至水深7米以内最多;褶牡蛎分布于中、低潮区及低潮线附近;密鳞牡蛎分布在较深的海区;大连湾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分布水层大致同近江牡蛎。 我国5种主要牡蛎的分布 (三)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1.对温度的适应 一般低温对于养殖牡蛎几乎不会引起死亡,过高温度常会导致潮间带牡蛎特别是幼小个体死亡。褶牡蛎、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在-3~32 ℃范围内可存活;太平洋牡蛎生长适温5~28 ℃. 2.对盐度的适应 近江牡蛎和长牡蛎主要分布在盐度为10~30‰(比重1.006~1.022)的河口和内湾。密鳞牡蛎适应范围为27~34‰(比重1.020~1.025)。褶牡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倾向于近江牡蛎。大连湾牡蛎对盐度的要求倾向于密鳞牡蛎。 (四)食性与食料 1.食性 滤食性,对食物仅有物理的选择能力 2.食料 幼体 个体较小的微藻类,如单鞭金藻、盐藻、等鞭金藻、小球藻、微球藻、三角褐指藻等。用单一饵料时以单鞭金藻和等鞭金藻效果最好 成体 浮游硅藻及有机碎屑 三、牡蛎的繁殖 1.繁殖方式 多为卵生型,少数为幼生型如密鳞牡蛎、食用牡蛎 2.性别与性变 不稳定,卵生和幼生型都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存在,且经常发生性变。卵生型多为雌雄异体,都有性变现象;幼生型中雌雄同体比例高。同一个个体在不同年份或季节,其性别有不同。胃周围是生殖腺的主要分布区。雌雄性腺均为乳白色,外表很难分辨。 3.繁殖季节 因种类、生活海区而不同。一般牡蛎的繁殖期大都在本海区水温较高、盐度最低的月份里,在整个繁殖期间,常会出现2-4次的繁殖盛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