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 “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棉花掌”…… *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的演变。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请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有哪些土地制度?(社会形态) *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_________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氏族公社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阅读并思考: 一切土地归国家(王)所有 土地不得出售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 铁器、 牛耕的使用 → → 井田制逐步瓦解 私田 出现 → 商鞅变法 (法律形式 确认土地 私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 → 初税亩 (承认土地私有) 课堂探究1: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为何会发生变化? * 感悟历史: 材料一: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材料二: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材料三: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清代康熙年间为1.9亩,道光年间只1.5亩。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 思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古代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措施? 原因:土地的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明朝后期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 二.“重农抑商” 1.含义 重农:农业是本业,重视农业,鼓励农业发展。 抑商:工商业是末业,限制工商业发展。 2、表现: (1) 秦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2)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 材料一: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清实录》 (雍正) 课堂探究2: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 * 二:“重农抑商” 3.原因 (1) 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2)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目的) (3)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4)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决定 * 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影响) 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弊: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 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为主消极作用. *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引自《台湾外记》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 三、“海禁”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