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魏晋时爨族婚仪: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将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sháo),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三,则诸亲族皆大喜……新婚入门,诸弟拖婿持妇扑跌,人拾一巾一扇乃退。”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媒妁婚: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诗经·齐风》: 艺麻如之何,衡从七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媒妁婚: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孟子: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方,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指腹婚: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在胎儿时,其父母双方即定下子女的婚约。汉代已有此习俗,流行时间很长。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指腹婚: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及其既长,或不肖无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仍,或从宦远方,遂至背信弃约,速狱致讼者多矣。”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娃娃亲: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燕赵之间,居民家道之小康者,生子三五龄,辄为娶及笄之女。家贫子多者,辄利其聘赀,从俗遣嫁焉。女至男家,先以父母礼见翁姑,以弟呼其婿,一切井臼、烹调、缝纫之事,悉皆任之。夜者抚婿而眠,昼者为之着衣,为之饲食,如保姆然。子长成,乃合卺。”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童养媳: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贫寒之家,不能如礼者,亦间以幼女送男家养之,也有以男赘女家者。” 民歌:“小枣树,摇三摇,童养媳,真难熬,熬住公公熬住婆,脚蹬锅牌手拿着杓,喝口米汤也舒服。” /ssz0002015/ yyy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礼记·经解》:“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道多矣。”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礼记·昏义》: “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纳采:男方托媒说亲; 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八字,与男方合, 以定 婚姻的吉凶; 纳吉:如占卜为吉,就把占卜合婚的好 消息告诉女方;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纳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家; 请期:选择成婚日期; 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回男家。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亲迎”是关键环节,由“成妻之礼”与“成妇之礼”构成。 成妻之礼:表明男女正式成为夫妻; 成妇之礼:新娘成为男方宗族成员。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成妻之礼包括送嫁妆、迎娶新娘、拜天地等诸多环节。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花烛之典”、“合牢而食,合卺而饮”。 3、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 媒妁(shuò) * 婚媾(gòu) * * 朱庆馀作,朱是中唐后期的诗人, * * * * * * * * * 泪痕红浥(yì)鲛绡(jiāoxiāo)透 * *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2、建立婚姻关系的途径 3、婚姻关系建立的礼仪 4、离婚与改嫁 5、古代婚姻文化的特点 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ssz0002015/ yyy * 一、古代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1、家庭妻婚姻制度的形成 婚姻,古作“昏因”,“男以昏时迎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