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政策幻灯片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理论与政策幻灯片

姓名:胡欧全 学号:20091640514 专业: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2009级文秘教育班 * 傈僳族的人口分布情况 傈僳人口情况:傈僳族现今可分为南北两群,南北傈僳族也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约有73万人口,缅甸境内约有40万人口印度境内约有6千人口,泰国境内约有五万万千人口的花傈僳,主要聚居在泰北夜丰颂府、清莱府、清迈府等。 * 傈僳族的分布状况 傈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 其中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的约二十万余人,其余分布在云南省丽江、迪庆、保山、德宏、楚雄和大理等地区和自治州以及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西昌等地 *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文献记载,在唐代即是”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傈僳族历史悠久,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以推断傈僳族是羌族的后裔,即是藏缅语族的一支。 * 傈僳族的房屋建筑  傈僳族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怒江地区的基本上是竹木结构的小楼。建筑时,先在地基上打入数十棵木桩为基柱,木桩打好后,除选用几棵高大的作为整个房间的柱外,其它的则在上面铺以楼板,屋顶上用茅草履盖,或用一尺见方的木片作瓦片一样铺设,房屋以上篱笆作墙壁,由于这种小楼是以数十棵木桩为基脚,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千脚落地” * 饮食文化 漆油鸡 手抓饭 包谷稀饭 * 。漆油炒鸡(傈僳语称“暇拉”),这是傈僳族最独特的名菜。首先用漆油(一种当地人称为“漆树”的果炼制而成)将伴有盐等佐料的鸡炒得略黄,然后根据食者人数、酒量倒入烈酒(一般为包谷酒或米酒),文火炒至黄熟后给烈酒点火,灭火后揭开锅盖,酒香肉香,令人垂涎欲滴。产妇在分娩后,傈僳族人用漆油将羊肉煎至发黄,放入烈酒煮熟后让产妇食之,产妇三天后便起床劳作,可弄冷水,并且从不会有诸如“月子病”等后遗症。傈僳族的“暇拉”,不仅能温中和胃,而且能祛温去寒,这与傈僳族居住地气温较低,湿度较高,易患风湿等病症有关。傈僳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猎人长期在林中逡巡,也易患关节炎等疾病,以酒为重要佐料做的菜,不仅食用,而且能起保健作用。 * 傈僳族饮食文化—包谷稀饭 包谷是傈僳族的主食。傈僳人将粒大饱满的包谷拿到碾米机上碾碎,除掉包谷籽上的皮,碾成一粒粒的砂状(称为“包谷砂”),将包谷砂用水泡软,放入锅里添水,加入火腿(或腊肉)、四季豆、蔬菜等东西煮熟,吃之别一番风味,是傈僳族人最喜爱的一道食物。 * 傈僳族饮食文化—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特产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上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佐料,然后盛一碗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 * 傈僳族的酒文化 傈僳族的酒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绚丽多彩且独具特色,它是傈僳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也是傈僳族热情奔放、真诚待客的写照。傈僳族酒文化内涵丰富,最有名的当要数“同心酒”,同心酒是傈僳族酒文化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傈僳族酒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如今同心酒已有了以下六种不同的喝法: * 傈僳族酒文化 亚哈巴知(石月亮酒) 仨尼知(三江并流酒) 燃卡知(勇士酒) “普花知(发财酒)。 斯加知(思念酒) * 第一种是“亚哈巴知”(石月亮酒)。亚:石;哈巴:月亮;知:喝。哈巴石月亮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福贡县利沙底乡境内,在高黎贡山上有一天然岩石空洞,尤如一轮明月高悬西天,傈僳语称石月亮为“亚哈巴”,它是所有傈僳族人民心中的太阳,是傈僳族追祖寻根的发源地。亚哈巴知体现傈hn僳族追求团结、尊重朋友、纯洁真诚的品格。饮酒时众人围桌而立,右手端酒杯,同时用左手挽住朋友们或客人……整个场面如同满月,在唱罢祝酒歌后,众一齐说“一拉秀”(一口干)。 * 第二种是仨尼知(三江并流酒)。仨尼:三人;知:喝。傈僳族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主人,主要聚居区就在如今“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核心地区,傈僳人视三江并流之水为美酒,把三江并流与饮酒结合,展示了三江的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傈僳族迎宾共享世纪美景的豁达情怀。喝“仨尼知”时,三人左手搭靠在一起并靠近,右手端杯逆时针方向缠绕形成三江之流。象征着三人携手共创美好明天。现在已经发展到三江并流加高山流水,即在喝三江并流酒时,上面还有一个人提着酒壶在往下面的酒碗中不断加酒。 * 第三种是“燃卡知”(勇士酒)。燃卡:勇士;知:喝。勇士酒也称英雄酒,是傈僳族勇士“上刀山、下火海”时的饮酒方式,喝过此酒意味着有无比的勇气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一是长辈功尼扒(祭司)送勇士的“壮行酒”,敬酒者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