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ppt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二、邸报话题 三、古代报纸的两条发展线索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新闻与历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客体方面都涉及“事实”(fact),在主体方面都涉及“叙事”(narrative)。 英国史学家George Macaulay Trevelyen(屈维廉,1876——1962)说过:“就历史的不变的本质来说,它乃是‘一个故事’······历史的艺术始终是叙述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美国新闻学者David McKnight,区分了新闻中的fact与story。事实的背后是Objective Reporting,故事的背后是Interpretive Reporting。 美国新闻学者Michael Schudson也认为,19世纪末的新闻学可分为两种,即故事新闻学与信息新闻学。故事置身于“文本”(context)之中,而信息则是decontextualized,即它所提供的fact是unframed。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古今中外不少杰出的记者,同时也是优秀的史家。 如《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威廉·夏伊勒,《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等。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在古代,历史与新闻往往形同一体,难以截然分开。它们不仅是对社会活动的记录或记忆,更是对某种意义的建构。 《易经·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希罗多德历史》中也包含了大量这方面的内容。 一、漫谈历史与新闻 “新闻者,史之流裔耳”(蔡元培)。 “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李大钊)。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董桥) 。 甘惜分主张把新闻专业放在历史系,新闻专业的学生授史学学位。 历史中的新闻与新闻中的历史 “新闻者,史之流裔耳”(蔡元培)。 “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李大钊)。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董桥) 。 甘惜分认为,新闻专业应放在“历史”学科而非“文学”学科,新闻专业的学生应授“史学”学位而非“文学”学位。 新闻与历史的关联,在中国古代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史传,都存在历史与新闻边界模糊的现象。章学诚甚至认为,“六经皆史”(《文史通议·易教上》) 许多史学家的素质、操守与行为,同样适用于新闻记者。如“秉笔直书”,“春秋笔法”等。如刘知几的“才、学、识”,以及章学诚的“才、学、识、德”等。 新闻春秋 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春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 新闻春秋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春秋》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闻之于丁氏,丁氏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如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 霸王别姬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曰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易水送别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为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史记·刺客列传》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