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农县的小康建设模式与农村学习型社会
【数据库】2004年【文献号】576【原文出处】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贵阳【原刊期号】200303【原刊页号】1~6【分类号】F2【分类名】农业经济导刊【复印期号】200401【标题】“三农县”的小康建设模式与农村学习型社会 ——以剑河县为个案的小康建设理论探讨【保留字段】此为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3年度课题(2003)08号,受该中心资助。【作者】姜大仁【作者简介】姜大仁,贵州省委党校 贵阳 550004【内容提要】剑河县在新世纪之初还是一个“三农县”,农业的主要劳动方式还停留在“犁耕”阶段,并显示出很多“后发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前20年“三农县”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模式——从社会主义“农业文明”向社会主义工业文明转变,并兼容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而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的起点,可设定为建设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学习型社会。【摘要题】“三农”问题【关键词】“三农”问题/第一次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农村学习型社会【正文】 本文所涉及的“三农”问题,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三农县”[即农业、农村、农民县]由三个指标体系构成:在一个县(市域内,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90%以上(含90%)的,就人口构成而言可谓之“农民县”;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以上(含40%)的,就产业结构而言可谓之“农业县”;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在10%以下(含10%),从城镇化水平看可谓“农村县”。这是西部山区“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而且还是一个大面积的行政区域。这样的“三农县”怎样在自身的现实基础上建设小康社会呢?本文谨以剑河县为个案,认为山区“三农县”小康社会的模式选择只能是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某些跨越式发展,设定建立适应山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学习型社会则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伟大变革的起点。 一、新世纪之初还是“三农县”——剑河的“后发劣势” 剑河县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设置,迄今仅有270多历史。全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少数民族县。2001年末人口为212800人,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苗族占59.7%,侗族占35.47%),汉族仅占4%。 剑河县200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附图 资料来源:剑河县2001年统计年鉴,《贵州年鉴》(2002) 县境内地质属江南古陆地的一部分,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一系列条条向东的褶皱和断裂,导致境内山高谷深,沟壑交错等地貌特征。地形属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个版图象一只斜卧的“乌龟”。境内以低山、低中山为主,千米以上的山峰381座,最高峰猫鼻岭1626.3米,最低处海拔348米,高差1278.3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34条,总长910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公里。除有一条叫高定溪的河流属珠江水系外,其余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境内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季节气候明显,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微炎热。境内土壤表层深厚,土体湿润,质地粘重,富甲、缺磷、酸性。植被属亚热带绿阔叶林,野生植物丰富,盛产松、杉、樟、楠、榉木。剑河县的木材木质优良,畅国内外,曾为修建首都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刘家峡水电站、南京长江大桥等57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建筑木材。该县属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和全国集体林区48个“8325”(80%的山区、森林蓄积量300万立方米、成熟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5万立方米。)县份之一。截至1990年止,剑河县在从1951年开始的40年里,共给国家和其它省区调销木材145.9万立方米,年均3.6万立方米;产值18264万元,年均456.6万元。其中后12年(1978—1990年)调销收入14055.8万元,连均1171.3万元;前28年(1950—1978年)调销收入4506.6万元,年均160.9万元。 但上述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至1998年国家实行“森林限额采伐”政策以来,剑河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在1995年至2001年的七年间,剑河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以1998年为最高峰——2401万元,1995—1997年分别是1650万元、1854万元、1986万元,到1998年是年均递增13.45%;1998年—2001年分别是2401万元、2000万元、1702万元、13137万元,年均递减21.98%。 时至21世纪之初的2001年,剑河县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92.57%;农业总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41%;全县11个乡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在内,都还属于农业性质的乡镇。因此,本文把剑河县称为“三农县”。下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