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共面力系的平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共面力系的平衡

第四章共面力系的平衡 內容大綱 4.1 概論 4.2 平衡的定義 4.3 物體之自由體圖 4.4 共面力系之平衡方程式 4.5 列舉與求解平衡方程式 4.6 單一物體之平衡分析 4.7 含內力之自由體圖 4.8 組合體之平衡分析 4.9 二力及三力構件 4.10 桁架概述 4.11 接點法 4.12 截面法 概論 概述 介紹自由體圖 介紹單物件之平衡 介紹組合體之平衡 介紹桁架之平衡 平衡的定義 平衡之條件1 點的平衡必須處於靜止狀態,或以等速度運動。欲滿足上述要求,則其充要條件為質點上受力的和必須為零。 平衡之條件2 應用上述原理,將推展出剛體平衡的條件。考慮下圖(a)中的剛體,對 x、y、z 軸為靜止或等速度運動。剛體中第 i 個質點的自由體圖,如圖(b),有兩種型態的力量作用於此質點,其一為內力,可表示為 即其他質點作用於此i質點而得合力 fi,圖(b)中僅顯示一個質點,但卻對整個物體中的 n 個質點作總和,在總和的過中 i = j 是無意義的,因質點無法對本身施力。 另一型態則為外力 Fi,如重力、電力、磁力或由鄰近物體或質點所施予的接觸力。若質點處於平衡狀態,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得 當平衡方程式應用於物體中各質點,可得相同的方程式,若將這些方程式以向量相加,可得 其中內力的總和為零,因各質點問的內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線上。故僅有外力存留,令??Fi = ?F,上述方程式可以寫成 若考慮作用於 i 質點之力對任意點 O 的力矩,圖(b)應用點平衡方程式以及向量積適用分配律得 可以對其它的質點得同樣的方程式,並以向量相加 上式第二項,因兩質點間之內力相反,以及力的遞移性,以致此內力之力矩和為零,可將??MO = ri ? fi 表示成 即使一物體達成平衡必須滿足 欲使一物體成平衡必須作用於物體上所有外力和為零,以及所有外力對一點的力矩和為零。以上為平衡的必要條件,亦為充分條件。為說明此充分性質,假設物體不平衡卻滿足上式,必須加上 F??才能使物體成平衡,則平衡方程式為 其中 MO? 為 F? 對 O 的力矩,由於??F = 0 及 ?MO = 0,故必須 F? = 0 (及 MO? = 0),即不需 F??以使物體平衡。所以式 ?F = 0, ?MO = 0 亦為物體平衡的充分條件。 物體之自由體圖(free-body diagram) 自由體圖 (free-body diagram) 所謂自由體圖就是將物體的外形畫出,而由環境中獨立出來。 繪出物體的自由體圖,必須將所有作用在此質點上的力量標示出來;畫完此圖,即可輕易地利用式 ?F = 0 分析問題。 因此在解力學問題時,充分地了解如何繪製自由體圖是十分重要的。 彈簧 (springs) 若以一線性彈簧作為作支撐 (support),則彈簧的變形量與作用力成正比例的關係。彈簧的彈性由彈簧常數 k (spring constant) 所定義,若一彈簧的彈簧常數 k,其變形量為 s,則作用力之大小為 繩索與滑輪 (cables and pulleys)??? 除特別說明外,所有的繩索或纜繩都假設為無重量,且不具有伸縮性。繩索只能承受張力或拉力,且作用力方向必定沿著繩索方向。一穿過無摩擦滑輪的連續繩索 (continuous cable),將受到一張力 T,不論角度?? 為何值,T 值的大小都是一樣的。 Procedure for Drawing FBD To construct a free-body diagram,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necessary : Draw Outline Shape Imagine that the particle is cut free from its surroundings or isolated by drawing the outline shape of the particle only. Show All Forces Show on this sketch all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particle. There are two class of forces that act on the particle. They can be active forces, which tend to set the particle in motion, or they can be reactive forces which are the results of the constraints or supports that tend to prevent motion. Identi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