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
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
第27卷第3期
2010年o6月
江苏船舶
JIANGSUSHIP
Vol_27No.3
June.2010
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
陈军民
(浙江海事局,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上船舶活动密度迅速增加.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文中通过对我国目前的船舶溢油状况以及溢油应急回收力量的分析,就海事系统建造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进行
了探讨.
关键词:溢油;应急;回收船
中图分类号:U674.247文献标识码:B
0引言
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海上石
油运输数量急剧增加.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
为21888.5万t,原油净进口量为19862.0万t,宁波
一
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t,位居全球海港吞
吐量第一,中国近海海域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
域之一.海上石油运输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
展,另一方面也增大了船舶溢油污染隐患的风险.
水上船舶溢油处置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船舶溢油
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引起人
们的关注.
1我国沿海船舶污染事故状况
随着水上物流运输业和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
展,海上船舶密度不断增大,加之船舶的大型化发
展,油轮特别是超大型油轮在我国水域频繁出现,通
航环境日趋复杂,导致船舶溢油污染隐患增加,特别
是重特大船舶溢油污染的风险随之增大.
近几年来,我国水上溢油事故进入新一轮的高
发期,2001—2007年年均发生50t以上的重大溢油
事故4起,是1973~2000年平均事故数的近2倍.
重大船舶油污事故屡屡发生,给国家经济,海洋环境
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损害.我国沿海50t
以上重大溢油事故统计表如图1所示.
2我国船舶溢油应急回收力量现状
我国的船舶溢油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从20世纪
收稿日期:2010—04—07
作者简介:陈军民(1972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巡逻船管理,监造
工作.
图1我国沿海50t以上重大溢油事故统计表
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对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
的船舶污染,难船和溢油等事故实施应急组织,协调
和指挥以及溢油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近年来,国家已经先后在烟台,秦皇岛建设完成
了2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以及应急技术交流示范
中心.2个示范中心分别配置了卫星监视系统,监
测系统,溢油清除控制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水面溢油
回收船,性能多样的收油机,各种规格的围油栏,吸
油材料,溢油存储设备等,并开展溢油监测和油指纹
鉴定以及海面溢油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等工作.2
个示范中心的组建在我国北方海区形成中等规模的
船舶溢油控制和清除能力,对我国船舶溢油应急工
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据统计,截止2006
年底,我国沿海可动用的应急能力包括:围油栏26
万m,收油机301台,吸油毡520t,消油剂260t.沿
海主要港口已基本具备了在港区和近岸水域内控制
和清除中,小型规模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能力,但仍
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1当前我国船舶溢油应急装备落后和缺乏
专业溢油应急船舶是国际上公认的处理水上大
38江苏船舶第27卷
规模溢油事故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和重要保障.目
前主要发达国家都配备了大量专门的溢油应急回收
船舶,以应对突发性的水上污染事故.
我国的溢油应急处置装备虽然有一定能力,但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水上溢油应
急处置能力存在着应急设备配置低,关键设备不足,
区域分布不平衡,应急力量不整合等矛盾.
2.2现有溢油应急设备性能偏低
我国目前拥有的溢油应急处置设备总量虽然很
大,但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港航企业,其主要用于港
口作业防护.此类设备仅能应付港区内的跑冒滴漏
等小型事故,无法在沿海开阔水域使用,实际应急能
力极低.例如,我国拥有的26万多m围油栏中,
95.7%是移动不便,仅适于港区内作业防护的固体
浮子式围油栏;95%高度低于1100mm,无法应对海
上轻微波浪;在301台收油机中,95.3%属于收油速
率低于30m/h的小型收油机,87%仅适用于港池
和内河水域作业.
我国的溢油应急国家骨干力量尚未建立,国家
拥有的溢油应急设备数量少,在长江口,珠江口,台
湾海峡,渤海湾,北部湾和三峡库区等溢油高风险
区,尚未建立规模适应的国家设备库.一旦发生重
大船舶溢油事故,往往没有有效的设备可以调用.
2.3缺乏能应对重大溢油事故的专业船舶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共拥有各类应急清污船
舶约300艘.这些污油水回收船,兼有应急清污功
能,其中污油水回收船占船舶总量的83.9%.从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