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酸世界—dna与rna的王朝山东大学课程中心.ppt

核酸世界—dna与rna的王朝山东大学课程中心.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酸世界—dna与rna的王朝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1972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保罗·伯格创造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重组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的第二次革命。 Paul Berg (1926--) 相应的三大关键技术: DNA切割,分子克隆,快速测序 1977年 美国科学家沃尔特·吉尔伯特、弗雷德里克·桑格和艾伦·M·马克希姆开发出DNA测序技术。 1980s, T. Cech 和S.Altman发现了核酶(ribozyme)。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 1986年, Gibert提出”RNA世界”假说 1982年 基因银行(GeneBank)数据库建立。 1984年 英国遗传学家埃里克·杰弗里发明了基因指纹技术,可以用人的头发、血液和精液等来鉴定身份。 1986年 美国科学家莱诺伊·胡德开发DNA自动测序机。 1988年 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成立。 基因组(Genome):包含细胞或生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的全 部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细菌、病毒等) 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等) 人类基因组: 3.2×109 bp,含有约4万个 基因 HGP的最初目标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时间(1990~2005)至少投入30亿美元,构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确定人类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定位约10万基因,并对其它生物进行类似研究。 4张图:遗传图 物理图 序列图 基因图 HGP的终极目标 阐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 识别基因; 建立储存这些信息的数据库; 开发数据分析工具; 研究HGP实施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出生日期:1996年7月5日  死亡日期:2003年2月14日 1996年 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动物小羊“多利”,并于1997年首次向公众报道。 2000 Celera公司宣布完成果蝇基因组测序 国际公共领域宣布完成第一个植物基因组——拟南芥全基 因组的测序工作 2000.6.26 公共领域和Celera公司同时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2.15 《Nature》刊文发表国际公共领域结果 2001.2.16 《Science》刊文发表Celera公司及其合作者结果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果蝇 Arabidopsis thaliana 拟南芥 2001年2月15日《Nature》封面 2001年2月16日《Science》封面 2001年8月26日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2002年 水稻、小鼠、疟原虫等基因组测序完成 2003年4月14日 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2004年10月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公布。 1998年 美国华盛顿卡耐基研究院的Andrew Fire和马萨诸塞 大学癌症中心的Craig Mello发现RNA干扰现象。 从此小RNA成为科研热点。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 安德鲁·菲尔(Andrew Z. Fire)和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2004年 美科学家发现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 MYC基因控制MYC蛋白质的生成。这种蛋白 质控制细胞分裂,如果它在实验鼠体内表达过度,细胞分裂便会加速,最终形成肿瘤。 研究中,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实验鼠细胞中的MYC基因不断“开启”,所以其体内的MYC蛋白质出现过剩。一段时间后,实验鼠的一些肝脏细胞便出现了癌变。 科学家向实验鼠体内注入普通的抗生素强力霉素,使MYC基因“关闭”。一段时间后,实验鼠肝脏上的癌细胞又逐渐转化为正常细胞。他们随后停止向实验鼠注射抗生素,其肝脏细胞又开始发生癌变,从而证明了MYC基因对癌细胞产生的特殊作用。 2007年11月20日,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分别在《细胞》和《科学》杂志上发表重量级论文,宣布他们用基因改造的手段,将人类体细胞改造成了类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 诱导多功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