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碎片化时代”纸媒角色扮演.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碎片化时代”纸媒角色扮演

“碎片化时代”纸媒角色扮演   美国畅销书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有句名言:世界是平的。他说,网络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社会性个体,我们完全可以听到其他人谈论我们的任何言辞。   当下传播发展状况,正好印证了弗里德曼这个经典论断。不过笔者以为,现在应该为这句话加个注脚:世界是“碎”的。网络的多元演进,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崛起,正在将人们带入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知识和信息乃至观点和判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被分拆和肢解。   在这个“碎片”满地的传播语境中,传统的强势媒介特别是纸质媒体,如何应对传播方式的剧变,如何调整角色扮演以适应受众的新需求与新期待?本文试图对此略作探讨。   “自媒体”的风行,社交媒体的勃兴,颠覆了旧有传播格局,信息在交互与分享过程中陷入“碎片化”的泥沼   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新思维的碰撞与迸发,使得媒介的生产方式不断演进,形式不断革新,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交互出现。网络的诞生,使这种演进、革新和交互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网络取代其它形态的媒介,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外界的首选,乃是因为它基于每个时代人们的思维特点,在技术演化的支撑下,不断地满足受众对于信息获得和抓取的消费偏好和心理需求。   从新浪、网易等为代表的门户时代,到百度、谷歌等为代表的搜索时代,超强链接下的信息集成,极大地满足了全球化背景下受众对信息的刚性需求。人与信息的依存关系被改写,人与网络的粘度不断增强。   博客的出现,印证了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们不再满足于单边接受和被动阅读,更希望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策源地。在人人发声的信息场中,媒介的边界无限放大,无数草根民众借助博客站到社会生活的舞台中央,成为传统精英媒体之外的重要传播力量,他们被誉为“自媒体”或“我媒体”。   在信息短缺时代,媒介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与供给;而在信息过剩时代,交互与分享则是受众的心理诉求。在门户、搜索、博客等媒介形态下,分享尚处于静态、缓慢、有限的空间,社交媒??的出现,激活了这个空间,使网络的交互传播与线上分享变得动感、快捷、无限。   社交媒体开辟了信息从传播到分享的路径,颠覆了信息从制作到发布的时间概念,把点对点的线性传播变成点对面的裂变式传播,把实时更新的速度推进到“秒读”阶段。以微博为例,一条信息经由不同人群转发和推荐,可能会产生“病毒式”的嵌入效应。微博把发表的门槛降到最低,把大多数普通人带入舆论场,普通人的力量,通过微博聚合起来,成为公共生活中重要的平衡力量。   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与信息、人与社会的依存方式,以在线为中心取代以书桌和饭桌为中心。在社交网络生态下,既有的生活圈、朋友圈、职场圈被打破,以线上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更新。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共同关注的话题,都可能成为重组圈子“无形的手”。同声相求,同气相染,社交网络构筑起一个圈子的世界。这种圈子化的形成,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重返部落社会”。   在重返“部落社会”过程中,圈子成为信息发布、流传、分享的中心,不同圈子中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之源。因而,信息的驳杂与混乱不可避免,过去习惯于被动接受传统媒介精心挑选信息的受众,如今不得不面对一个“碎片化”的汪洋大海。人们在交互与分享之时,渐渐发现自己陷入了“碎片化”的泥沼。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句感叹,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社交网络时代人的困惑与迷惘:到哪里去找回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知识中丢失的智慧?   互联网进入丛林时代,交互传播伴随着良莠不齐、真假莫辨,选择什么、相信谁成为“碎片化”时代的难题   研究社交媒体主导下的交互传播与分享,满足了人们对社会交往和自我重塑的价值期待,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己的趣味和立场,加入到他所认同的圈子当中,加入到众声喧哗的“圈言”之列。   但是问题随之产生:   1.信息碎如“一地鸡毛”,加大了受众选择的时间成本和安全系数。   社交媒体的勃兴,加速了信息被分拆、知识被肢解的进程。在社交网络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远离大部头的、专业化的媒介,而以自己的偏好和判断来拆解多元化的世界,以快餐化的形态进行传递。评论家李陀说:“网络上的知识,是变成了信息碎片的知识,历史上从来没有知识被这么大规模信息化的局面。我们手里这件可以高效率获得信息的宝贝工具,又是一个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和历史性有着巨大破坏作用的哈哈镜。”   今天,网络的“双刃剑效应”越发凸显,碎片化传播引发的信息迷茫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交网络满足人们交互与分享的精神体验,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筛选信息的时间成本,甚至增加了价值判断的风险系数。2010年4月1日,一条惊悚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3月31日17点左右,湖北孝感市白桦镇于岭村发生一起恶性事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