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docxVIP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TheLandscapePlantingDesignandCulturein ClassicGardensonYangtzeDeltaintheSixDynasties郝培尧董丽①摘要:本文通过对大量古籍的梳理、总结,试图归纳江南地区早期园林植物景观的风貌和特色,初探江南地域文化对园林的深刻影响,以期从原点出发探寻其地域性特色生成的历史烙印。关键词:植物景观,江南古典园林,魏晋六朝Abstract:wepresenthere.mtKspaperspedesof mantlandscape,pattemsof plaJltillgcomunitiesandstructuresof plantingsspaces,aswellasthegreatinnu饥cesof theregionalculturein theearlytime,whichwoulddefinitely helpfulthefind theoriginof the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ClassicgardenontheYangtzeDelt乱KI聊帅rd:sandscapeP1anting,classicGardensonYangtzeDelta,Wei/JinsouthemandNorthemDmasties王公大臣入班列位的标志②。其宫南夹路出朱雀门,悉垂1前言杨与槐也,以植物夹道烘托皇家肃穆高贵的氛围。这种城外绕橘,三槐列位,杨槐夹道的皇城“两环一中心”植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园林史景观大格局在南北朝期间一直得到了延续③(图1—1)。上第一个转折期,亦是江南文化发展嬗变的一个关键期。 魏晋六朝江南造园活动兴盛,园林发展十分繁荣,最终形 成皇家、私家以及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同盛的局面,对 后世园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的影响、道教的勃 兴、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等,尤其是山水美学的出现,为江南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因子。2城市尺度上的植物景观规划实践由于东晋定都南京,园林中心从苏州转移到今南京 (建业、建康),见于记载的皇家园林有20余处,多借玄武湖和钟山、鸡笼山等自然山水之景;此外苏州、上虞、杭州等地亦有皇家园囿兴建(张承宗,2004;张义中等,2008)。这一时期的著名园林如南京修建的琼圃园、灵芝园(公元236~290年),华林园、乐游苑(宋)、上林苑(宋)、芳林苑(齐)、博望苑(齐)、芳乐园(齐)、江潭苑(梁)、建新苑(梁)等多处。同时,在兴建宫苑的同时,在城市尺度上结合皇家园林布局和兴建,对建康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进行了尝试。六朝建康城可分为宫城(台城)、都城和外郭城三重, 外郭城外即是山林郊野。东晋孝武帝在建建康宫的同时,对台城内外的绿化作了一番规划。于台城外堑内并种橘树, 宫墙内种石榴;殿庭及三台、三省悉列种槐树,作为外朝图1魏晋南京台城的三层种植结构示意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①通讯作者:dongleah@yahoo.concn。②许嵩(唐).建康实录·卷九[z].北京:中华书局,1986.③严可均(清)辑.全梁文·卷十九载《谢敕赉边城橘启》、卷六十一载《谢东宫赐城傍橘启》.863此时江南皇家园林出现了“列树表道”的种植形的同时,也注重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南北朝统治者对钟山式①,“以记里至,以荫行旅②”。六朝时期,自台城南大也进行了重点进行了绿化。从东晋时期开始,封建政府就门——宣阳门至朱雀门的御道,又称朱雀大道,是为当时命令从外地回京的官员在钟山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通城市主干道。从文献记载中可知,建康御道在孙吴时期就过长期不断的有意识种植,到萧梁时期,钟山已是树木葱已经开始种植槐树和柳树两种行道树,而且掘有水沟。东茏,环境优美,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出现埋下的晋历代都有关于御道行道树栽植的记载。伏笔。外郭城篱门外种植桐柏,形成绿带包围城市,亦作为如此通过有意识的植物景观规划和种植行为,使得城郊区分的标志③,外围远郊区域片植柳树④。同时,南建康城具有“一轴两环一中心”绿地格局(图2),加上周北朝期间建康周边的山林是皇家园林为提供了良好的山边山水形胜的穿插,为建康奠定了良好的整体环境水背景,其中以钟山地位最为显要。皇家园林在大兴土木基础。御道及御沟——杨、柳、槐0lO∞牵L.。。。。。‘..—一图2魏晋时期南京城的植物景观格局复原图风 景园①《国语.周语》鲁襄公曰“周制有之日,列树以表道.立鄙舍以守道路。”,所栽植的树种与道路的级别相关。林植② (明)顾炎武著,黄汝成(清)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5.物③ 《裴邃之传》,见(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五十八列传四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