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乡村医生情怀
一位乡村医生情怀
2008年1月28日,风雪漫天、寒气逼人。在营山县城南镇保真村,一座百年老宅门前,不少村民排起了长队。人群中,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正忙着为病人检查,身旁一根拐杖格外引人注目。把脉、开方、抓药……老人忙得团团转。由于看病的人太多,他开处方的手都写软了,只好让徒弟彭明华代写。实在累了,他就靠在椅子上休息片刻。
老人名叫侯方杰,今年68岁,是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的乡村医生。行医50余年,他不仅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山乡百姓解除病痛,还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捐出来扶贫济困。乡亲们称赞他,不但有回春妙手,更有医者仁心。
“用一条腿‘换’一条命,我不后悔”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侯方杰,从小就跟着父亲侯光斗走村串户为穷苦人家看病,亲眼目睹了父亲用传统医学救死扶伤、扶助多邻的点点滴滴。从那时起,“穷人不帮穷人,谁来帮穷人!”父辈们朴素的感情深深地影响着他。1954年,14岁的侯方杰开始独立行医,冬去春来,背着药箱、拖着残腿,在漫长而崎岖的山路一上一走就是50多个春秋。别看他只是个乡村医生,早在1998年,侯方杰就应邀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他撰写的论文《小儿急惊治法心得》被评为优秀成果奖。
“为病人付出一切是医生的天职!”只要有老乡来请他,不管刮风下雨,也无论酷暑严寒,侯方杰都会立即出诊。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2年9月20日,侯方杰到营山县增产乡出诊回来已是晚上9点多钟,由于天黑再加上视力不好,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髓关节脱臼。“不休养两三个月,恐怕出不了门。”身为医生的侯方杰深知其中的利害。哪知,仅过了20天,凉风乡徐家山村民徐长红因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他的儿子慕名找到了侯方杰。见病人的家属等得焦急难耐,腿伤尚未痊愈的侯方杰来不及多想,不顾妻儿的再三劝阻,毅然拄着双拐,背起药箱,艰难地步行了5公里多山路赶到病人家中。
徐长红得救了,可侯方杰的左腿却落下了残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拐杖。妻儿说他“傻冒”,旁人说他不值,每当这时,侯方杰、总是很豁达:“用一条腿‘换’一条命,我不后悔!”几十年的摸索和积累,成就了侯方杰精湛的医术,他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心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当医生不仅要有好医术,更要有好医德”
鉴于侯方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卫生主管部门批准他在全县范围内义诊。营山县不少乡镇偏僻落后、路远难行,很多农民生病后就医十分困难。“用有限之力,帮别人渡过难关,是我最大的幸福!”2007年4月初,侯方杰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两年时间义务巡诊全县53个乡镇,为老党员、老干部和贫困群众免费治病。4月9日天刚亮,侯方杰又一次告别忧心的家人,拄着拐杖、挎着药箱出发了,默默地踏上了漫长的巡诊之路。截至目前,他已去过孔雀乡、双流镇、柏林乡等15个乡镇,义诊近1万人次,还为贫困患者“倒贴”车船费约两万元。
“他一个乡村医生,哪有这么多钱帮助别人?”对于行事“怪异”的侯方杰,不少人心存怀疑。但只要走进他那个清贫的家,一切都释然了。侯方杰和老伴居住在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屋里,家中摆设十分简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10多年前购置的14英寸彩电。老人既不吸烟喝酒,也不打牌,那件1985年缝制的风衣至今还在穿。“父亲行医50多年,确实积攒了不少钱,可几乎都拿去行善了。虽然我们四兄妹很反对,但后来也渐渐想通了,毕竟他这么做是在办好事。更何况,我们年轻人本来就该自食其力。”对学医不感兴趣的儿子侯正权道出了他们四兄妹的心里话。他和三个姐妹全都在农村,条件较差的大姐靠卖蔬菜维持家用,侯正权则在营山县火车站当搬运工,家里也常常是捉襟见肘。
治病救人,让患者恢复健康,作为医生算是“功德圆满”了。可侯方杰还不止于此,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村民,他总是能帮的就帮一把。2001年,保真村五组家境贫寒的侯永红考上西华师大,因无力交纳学杂费,准备弃学外出打工。侯方杰听说此事后,主动承担起侯永红4年的学杂费1.5万元,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侯永红现已是南充市高坪区的一名中学教师。
“当医生,不仅要有好医术,更要有好医德。”侯方杰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严格要求自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中,他先后为4万多人次的困难患者减免治疗费用,金额达20多万元;累计拒收礼金红包1000多次,拒绝请吃达4万多次。
“加入党组织,就可以为更多人谋福利”
2006年7月1日,对于年满66岁的侯方杰来说特别有意义,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那一天,这位全县年龄最大的入党宣誓人格外引人注目:他那写满沧桑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兴奋,高高举起的右手微微颤抖,有些佝偻的腰板显得十分硬朗……站在鲜红的党旗下,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