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解析版)

同步练习:北宋的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宋太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描写的是唐太宗,A项不符合题意;“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描写的是武则天,B项不符合题意;“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描写的是唐玄宗,C项不符合题意;“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描写的是宋太祖赵匡胤,D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2. 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A. 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 B. 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 《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 澶渊之盟 B. 郾城之战 C. 靖难之役 D. 陈桥驿兵变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可知,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陈桥驿兵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是解题的关键,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 4. 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A.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 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5.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A. 刘备 B. 元昊 C. 忽必烈 D. 赵匡胤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毛泽东诗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D项符合题意;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君主。A项不合题意; 11世纪前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崛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B项不合题意;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宋祖”是解题的关键。结合课本所学,“宋祖”就是宋太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由此可确定答案。“秦皇”指的是秦始皇;“汉武”指的汉武帝,“唐宗”指的唐高宗。 7.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设节度使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唐代设节度使,③排除。仔细审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 重农抑商 B. 重文轻武 C. 和亲会盟 D. 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意思:宋朝的政策使得中国人丧失了尚武精神,以至战争中屡屡败北。由此可知宋朝时期的武力下降了。结合课本所学,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夺取了北周政权,为了维护统治,避免拥有兵权夺取政权的事件重演。建立宋后,宋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B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9. 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