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课后练习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 黑格尔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说明哲学思想形成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黑格尔这种观点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
③认为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④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辨析能力,材料来自教材。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思想”“认识”的反思,认识的对象是脱离物质的“思想”“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故选②④;黑格尔认为“思想”“认识”是可以认识的,属可知论,故①不选;③属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本体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意识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 天地为万物之本” B. “心外无物”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王安石提出“者,有生之本”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形者,有生之本”、“地为万物之本”、“舍天地则无以为道”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 C D与题干中“与之相对立”要求不符,均应排除;“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相反,B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3.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说法与此相一致的是( )
①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万物皆备于我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意思是说世界是自我创造的,即我创造了世界,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万物皆备于我”意思是说我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4. 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是( )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②没有不可认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③未有此气,亦有此理,理生万物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强调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①正确;“没有不可认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是围绕物质与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展开的,②不选;“未有此气,亦有此理,理生万物”强调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③正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不是围绕世界本原问题展开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物质与意识有没有同一性;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则研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哲学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 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C
【解析】“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承认了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属于唯物主义;“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认为如果没有我们的思想,现在的一切都不存在,属于唯心主义,故C项正确;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6. 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2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05张).ppt
- 第四章 习题课(一).pptx
- 第十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4节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13张).ppt
- 第十章 极地地区【课件】.pptx
- 第四章 习题课(二).pptx
- 第四章 习题课(三).pptx
- 第四章 第二~三节.pptx
- 第十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1节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53张).ppt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23张).ppt
- 第四章 第六~七节.pptx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 因式分解 单元检测(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湖南省邵阳市城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